第一百九十二章:滿載而歸-《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發財啦。”張安世心情好極了,找來了朱金,開口便道。
朱金也樂了,笑道:“是啊,小的昨日親自去了一趟松江,這些貨,很快裝船,沿著送江口,經太倉、鎮江進南京,到時便直接船運至棲霞渡口來,倉庫……小的也挪騰好了……”
張安世道:“可惜……還是太少了,早知如此,該多派一些船去……”
張安世不無遺憾,隨即道:“不管怎么說,咱們這一趟不能虧本,我已交代了邸報,讓邸報在末版放出消息,出售寶貨,三日之后,約這南京城內外的商賈來咱們棲霞。對了,你這幾日,可要打起精神,給我布置一個會場。”
“會場?”朱金不解地看著張安世道。
張安世直接了當地道:“我要拍賣。“
“拍賣是什么?”
張安世樂了:“這拍賣嘛……我一時也和你說不清,待會兒我會寫出一份章程來,到時候,你拿著章程來辦即可。”
朱金連忙點頭,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侯爺這個人,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辦法,而且這些辦法,往往都很有效。
反正他只認準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只要按著侯爺的吩咐辦事,就準沒錯!
于是朱金再不多話,只樂呵呵地道:“小的明白。”
…………
朱棣這幾日的心情都很不錯,船隊回來了,接下來歇一歇之后,就該啟動第二次的下西洋計劃了。
這一次船隊的成果十分豐碩,途徑了二十七國,而且將西洋的情況摸了個清楚,還帶回來了不少的寶貨,可謂是超常的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就可以去更遠的地方了。
又過了幾日,朱棣召文淵閣諸大學士來見。
朱棣道:“馬上就要年關了,等過了年,開春之后,朕欲命鄭和二下西洋。諸卿,各地艦船的制造,卻也要加快,讓工部那邊,到各處去巡視,不要耽誤了大事。”
“是。”三人回答。
“陛下……”解縉想了想,便道:“船隊繼續保持現有的規模,是否更穩妥?”
朱棣淡淡道:“二下西洋,要去的地方更遠,若是艦船和人力不足,中途遇到了危險,卻是難料了。”
解縉便道:“陛下說的是,噢,是了,臣這邊……還有一事要奏。”
朱棣道:“但說無妨。”
“戶部倉部主事劉文君,奉命兜售寶貨,這些寶貨,倒也暢銷,陛下……現在折算下來,售賣了足足十四萬兩紋銀。”
十四萬兩……
朱棣倒覺得好歹也算是掙回來了一點盈利,若是早幾年,肯定要驚訝一番。
不過現在,卻沒有什么感覺了。
“這劉文君,賣的倒快,朕還以為要耽誤個數月呢。”
解縉道:“劉文君此人,是臣舉薦他來負責售賣的,此人兩袖清風,為人剛正,行事一絲不茍,倉部的事,落在他的手里,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條……臣還聽說過一件事。”
朱棣道:“何事?”
解縉道:“說這劉文君,雖是主掌著極有油水的倉部,可他窮得連轎子都沒有,轎夫也雇傭不起,每日步行去部堂里當值,三更天就要起來,要走一個多時辰……方才抵達部堂里……”
朱棣聽罷,倒是不禁動容,于是道:“真是難得啊,明日召他來覲見吧……這樣的大臣,不多了。”
解縉笑了笑道:“是啊,臣在他的面前,都自慚形穢,這朝野內外,都對他交口稱贊。”
“是嗎?”朱棣目光一轉,看向胡廣道:“胡卿家也是這樣認為?”
胡廣道:“臣確實聽說過他的清廉之名。”
朱棣頷首:“這樣的人,要旌表。”
待那解縉三人告退出去。
朱棣想了想,看向一旁的亦失哈道:“亦失哈,讓吏部,將劉文君的功考簿送朕來看。”
亦失哈心里清楚,陛下一旦關心某個人的功考,那么這個人,距離平步青云,也就不遠了。
于是點頭道:“奴婢這就去交代。”
“對啦。”朱棣道:“張安世的鋼練得咋樣了?還有……那逆黨呢,怎么還沒有眉目?”
“這……”亦失哈道:“這幾日……安南侯都在棲霞……”
朱棣覺得亦失哈話里有話。
便問:“有話就直言。”
亦失哈道:“陛下,安南侯到處在張羅他的寶貨拍賣事宜。”
“拍賣?”朱棣一頭霧水:“拍賣是什么?”
亦失哈愣了老半天:“可能是拍一下再賣吧,也有可能是……”
朱棣頓時就吹胡子瞪眼道:“你不懂就別瞎說。”
“是,是,奴婢確實不懂。”亦失哈道:“不過……現在倒是惹的棲霞那兒,商賈云集,聽說不少商戶,今日都湊到那兒去了。”
朱棣敏銳地道:“這家伙……肯定不會做無用功,十之八九,又是有什么鬼主意。”
一聽這個,朱棣心頭火熱,銀子啊,他愛銀子,張安世已經許久沒有開辟新的財源了。
朱棣背著手,來回踱步:“左右無事,與其在此猜測,不如去瞧一瞧。”
亦失哈苦笑,陛下的性子,哪里像是皇帝,在這宮中,是片刻都坐不住的。
就算不出宮去棲霞,多半也是往羽林等衛的大營跑。
而且還每日心心念念著要去北平,去大漠,要親自帶兵,橫掃大漠中的韃靼和瓦剌。
亦失哈熟能生巧:“奴婢去準備。”
…………
解縉三人回了文淵閣。
解縉此時心情很不錯,到了公房時,卻有書吏來道:“解公,倉部主事劉文君到了。”
解縉微笑著頷首道:“叫來。”
很快,劉文君便進入了解縉的值房,先是行禮:“見過解公。”
解縉溫和地道:“方才我還向陛下提及到了你呢。”
頓了一下,解縉又笑著道:“陛下也對你贊不絕口,此次你售賣寶貨,也算是立了功勞,看來不久,朝廷會有恩旨。”
劉文君道:“解公如此看重……下官……”
說著,露出感激涕零狀。
解縉微笑:“這不過是舉手之勞嘛,你是君子,咱們大明,多的是小人,這朝班之中,缺的就是你這樣的君子,只有像你這樣的君子能位列朝班,國家才能興旺,百姓才可安居樂業。”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