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君臣相見-《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都督……若是真打了,以后沒有讀書人來教書了。”
此言一出,張安世冷靜了,深吸一口氣,道:“看來這文教的事,確實不適合我,我還有更緊要的事去干,你們辛苦了,學堂的事……要用心。”
學正和訓導等人,長長松了口氣,連忙道:“是。”
…………
這叫劉春的人出了群儒閣。
他回頭,看著這雕梁畫棟的閣樓。
遠處……便是寬敞的江水,這閣樓之下的廣場,因為夕陽西下,霞光落下,竟來了許多人,有的是長衫的讀書人,也有短裝打扮的,卻不知是做什么生業的百姓。
人影幢幢之中,這叫劉春的人緊鎖眉頭。
“殿下,殿下……”有人輕聲道:“殿下教我們好找。”
劉春不是別人,乃是蜀王朱椿,朱椿背著手,不發一言。
劉德生道:“殿下……方才……”
朱椿道:“竟是見著了那個張安世。”
“此子……”劉德生恨恨道:“沒有拿殿下怎么樣吧?”
朱椿道:“確實很粗魯,開口就是錢。”
劉德生道:“哎……歷來禍亂國家者,都是這樣無德之人,殿下……此番進京,可想好了,是否接受這左都督一職嗎?”
朱椿道:“我乃宗親子弟,自當以天下為己任。”
這劉德生與一旁的劉廣進面面相覷,他們既擔心,殿下這樣做,等于將自己陷于極為危險的境地,因為賢王之名,實在難以被皇帝容忍。
可另一方面,他們也隱隱期盼著,這世上有一個人,可以制衡張安世那樣的奸佞。
朱椿道:“走吧,我們走一走,明日進京。”
劉德生點點頭,亦步亦趨。
一到傍晚的時候,棲霞卻顯得比白日更熱鬧,到處都是燈火,街上,竟還有一根根柱子,柱子上張掛著一盞盞別致的煤油燈。
朱椿至一處小巷,卻突然停住了步伐。
這是一處極小的屋子,里頭似乎住了不少人,這屋子甚至連一個院落都不曾有,開了門,只有可容兩三人的過道,對面是別家的墻壁。
可就在這么一個黑乎乎的小屋子前。
卻見一個少年,搬了破舊的小凳子,他捧著一部書,手里還捏著一根炭筆,在像草紙一般劣質的紙張上,小心翼翼的抄寫。
大街上的燈火恰好照耀在了這小巷,只隱隱約約一團燈光恰好落在少年的書上,他斜著腦袋,害怕自己的腦袋遮擋了光,聚精會神。
朱椿下意識的止步,抬頭,便見這少年身后的屋子,黑漆漆的。
于是……心底似乎明白了什么。
悄無聲息的,朱椿走到了少年身后。
隨即,他道:“你這岑夫子,丹丘生,這一段抄錯了,岑者,小而高的山也,是以這上頭是山,而非寶蓋。”
少年嚇了一跳,抬頭看了朱椿一眼。
少年便咋舌道:“噢,我瞧一瞧。”
細細看了課文,果然是抄錯了,便忙涂改。
朱椿道:“怎不回屋。”
“外頭也亮堂,可以省燈油。”
“你爹娘呢?”
“俺爹下工未回,俺娘值的是夜班。”
朱椿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腦袋:“讀書不易啊,要用功。”
少年迷茫的抬頭看一眼朱椿。
可朱椿卻只朝他微微一笑,這笑很純粹,純粹到連這少年也全無戒備心,少年嗯了一聲。
朱椿已是留下一道長長的背影,帶著眾人,已朝著那無數燈火喧鬧之處,信步而去。
”兩位先生……“
“殿下有何吩咐?”
“不必稱呼殿下,歷來人們稱我為蜀秀才。”
兩位大儒莞爾。
朱椿道:“蜀地乃天府之國,百姓富足……”
“是啊,尤其是殿……蜀秀才您……愛護百姓……”
朱椿眼里露出幾分失望之色,他想說什么,最終又將這些話吞咽回了肚子里。
…………
與此同時。
張安世回到了右都督府。
張安世還在為那讀書人的耍弄憤憤不平,口里罵罵咧咧。
這時,陳禮卻已來了。
南鎮撫司距離此地不遠,所以陳禮經常來,張安世早就習慣了。
“都督,那件事……安排妥當了。”
“哪一件事?”
“那個叫李時勉的人……”
張安世朝身邊的文吏使了個眼色,這文吏便忙退下。
張安世隨即背著手,信步向前踱步,一面道:“這家伙……現在很出風頭吧?”
“是的,可以說人人稱頌,他和那蜀王,現在恨不得被人稱為圣賢了,入他娘的這些讀書人,今日一個君子,明日一個圣賢,但凡合他們心意的,便極盡溢美之詞。依卑下看……若不是他們和都督您對著干,誰認識他們。”
張安世微微笑道:“蜀王且不說,我現在也惹不起。不過這個李時勉的事,要及早動手,記著……都照我說的做,我不要見血,不要殺人,我要誅他的心。”
陳禮道:“都督放心便是,卑下做事,何曾出過差錯,那么……卑下這便開始動手?”
張安世搖搖頭:“不必現在,再等一等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呢,后天動手吧。免得別人說我這人小氣,這樣急不可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