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朕誅之-《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楊榮點點頭道:“那就繼續與他們接觸,但你也要小心。”
金幼孜微笑道:“楊公不必擔心,我的性情,你難道不知嗎?自我入文淵閣,文淵閣中,有幾人能想起文淵閣中有一個金幼孜?”
楊榮隨意大笑。
金幼孜雖是在文淵閣中資歷最輕,可他確實基本上像個透明人一般,極少發表建言,也很少拋頭露面,各部有事下意識的會找楊榮和胡廣。
他這等沉默寡言,且隱于文淵閣中竟似失蹤的性格,就足以見他的心機何等的深沉,這樣的人,辦什么事,都必然是滴水不漏的。
正說話之間,突然,外間有人驚慌地道:“圣駕……圣駕……”
楊榮和金幼孜隨即起身,二人對視一眼。
“圣駕行將入宮,圣駕行將入宮了。”卻是一個中書舍人的聲音,打破了文淵閣中的安靜。
楊榮和金幼孜大驚,可目中又有狐疑。
突然楊榮大笑起來道:“圣駕入宮?對,這就是圣上的性情,圣上神鬼莫測,從不照常理行事,金公,陛下尚在!”
金幼孜立即就道:“速去迎駕。”
各部之間,本是大家都沉默寡言,在這個節骨眼,幾乎每一個人,都顯得格外的謹慎,生怕自己做錯事,說錯話。
可現在,這消息就好像是一塊大石,直接摔落本是無波的古井之中,頓時驚濤卷起。
大明門外,三三兩兩的大臣趕到。
眾臣或悲或喜,可即便是心中悲憤,面上卻也帶著強笑。
可朱棣好像故意磨蹭一般,行轅走得并不快。
因而,這大明門外,已是百官云集了。
又過片刻,便見朱高熾匆匆趕來。
他在大內得知了消息,徐皇后聽聞了噩耗,當即暈倒,他不敢怠慢,自是在旁伺候,不敢離開。
而如今……得到了消息,朱高熾匆匆趕到,在他氣喘吁吁之時,圣駕終于到了。
太子朱高熾率百官拜下,恭迎圣駕。
朱棣騎馬,不急不慢地來到太子朱高熾的面前。
一個翻身下了馬,他居高臨下地看著氣喘吁吁,臉色急的發紅的朱高熾。
這個時候,估計最為尷尬的就是太子了。
老皇帝傳出可能駕崩的噩耗,就難免會有人懷疑太子在背后竊喜。
可另一方面,太子死了父親,理應悲痛。
“父皇。”朱高熾躬身道。
朱棣笑了笑,目光復雜地看了他一眼,卻不露聲色,又意味深長的樣子,慢悠悠地道:“朕聽聞有許多人盼著朕死,太子與卿等………似乎已經預備好了新君登基的大典了,是嗎?”
這一下子,太子與百官盡都色變。
朱棣來回踱步,看著這一片跪著地,烏壓壓的人。
他眼眸瞇起來,似笑非笑地道:“是不是……楊卿家?”
這是對楊榮問去的。
楊榮鎮定自若地道:“自江右傳出流言,朝中確實慌亂了一陣子,聞知陛下有變,朝中無不悲愴,尤以太子殿下為最。”
他回答得十分篤定。
朱棣凝視著他:“是嗎?”
朱棣信步走到另一個人跟前,道:“胡卿家也這般看?”
胡廣道:“楊公所言,句句屬實。”
朱棣便又至金幼孜的面前:“金卿也這樣認為嗎?”
金幼孜沉默。
片刻之后,他面色平靜地道:“臣在處置票擬,不敢窺測太子殿下,所以……臣不知。”
朱棣哈哈一笑,卻不置可否。
幾乎每一個人,理論上都給出了正確的答桉。
當然,任何答桉,也未必都是正確的。
因為……這得看陛下如何理解。
陛下是最懂權術的,或者說,這個靖難出身的天子,乃是天下最擅長于將權術玩弄于鼓掌之人。
他畢竟經歷了太多,也見識了太多。因而,他對事物的理解,必然是特立獨行。
朱棣突而到了金忠的面前:“金卿也來說一說。”
金忠這時卻是怒目看著朱棣道:“陛下今平安回宮,已是天下大幸,何以回宮,不詢問社稷是否安定,百姓是否安居樂業,卻獨問自家兒子的事?”
他還要繼續說。
朱棣擺擺手:“好了,好了,你別說了,別說了。”
朱棣又踱了幾步,又突然在一人面前停下,他深深地看著此人,道:“兵部左侍郎蔣臣是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