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一十八章:大行皇帝在此-《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頁

    崇文殿。

    太子朱高熾,直直地看著前方,徐徐地走上了金殿。

    不過他卻小心翼翼地繞過了龍椅,而后端坐于一旁的金墩上。

    畢竟此時的他,還是太子,不敢逾越。

    接下來,該當(dāng)是宣讀皇帝的遺詔了,朱高熾接了此詔之后,方才可即皇帝位。

    至于遺詔里頭的內(nèi)容,其實(shí)已經(jīng)為此有過許多的爭議了。

    到底是不是添加張安世封宋王的內(nèi)容,百官們差一點(diǎn)沒有打起來。

    而最終……這遺照還是讓太子朱高熾來定奪,朱高熾則交司禮監(jiān)。

    眼下,這個答桉未出,許多人心里惴惴不安。

    其實(shí)誠如張安世對朱高熾所說的那樣,這件事的根本問題就在于,利好已經(jīng)出現(xiàn),早就有一群四處活絡(luò)的人,開始想盡辦法鉆營了。

    這么些時日里,不知多少金銀和珠寶還有字畫在流動,更不知多少有人下過多少次的許諾,而這些許諾……可都是付了真金白銀的。

    一旦不能將這利好坐實(shí),未來可有太多的變數(shù)。

    此時,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亦失哈捧著金匣,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密封好的圣旨。

    他揭開,而后傳至禮部侍郎張敬。

    張敬負(fù)責(zé)的就是此事,當(dāng)即,他深吸一口氣,手微微有些顫抖。

    張敬口呼:“奉天承運(yùn)大行皇帝,詔曰!”

    此言一出。

    朱高熾轉(zhuǎn)身下殿,百官肅然。

    只等太子朱高熾率先領(lǐng)百官接旨了。

    而趁著這個空檔,禮部尚書張敬,迅速地掃視了一眼遺詔中的內(nèi)容,這一看,臉色驟變。

    很顯然……這遺詔中的內(nèi)容,與他想象中的,極有出入。

    因此,他勐地開始給兩班的諸臣,閃過了一絲意味深長的表情。

    本就有人,小心翼翼地在觀察著張敬的臉色,似乎想要憑借于此,來探知遺詔的內(nèi)容。

    此時一見張敬如此,驟然之間,許多人臉色變幻,甚至有人直接面如土色,仿佛火熱的心,一下子跌到了冰窖之中,竟覺得遍體生寒。

    朱高熾緩緩地走下殿,邁著方步,來到殿中。

    可此時,已有人開始七上八下起來。

    這遺詔只要念出,便算是一錘定音,無法更改了!

    草擬詔書的時候,尚且可以爭議,可以討論,甚至可以撕破臉破,可只要念出來,就無法更改了。

    張敬的表情,越來越暗然,面如死灰。

    終于,有人突然道:“太子殿下。”

    說話的,竟是御史鄧海。

    朱高熾看他一眼,露出不悅之色。

    只見鄧海神色自若地拜下道:“殿下,臣……有一事要奏。”

    朱高熾抿了抿唇,皺眉道:“等接完旨意再說。”

    “事關(guān)國本,不敢怠慢。”鄧海道。

    朱高熾顯然對這樣無禮的話,十分不喜,便繃著臉道:“你是大臣,理應(yīng)知道……此時不合時宜。”

    鄧海叩首,口稱萬死之罪。

    此時,文淵閣大學(xué)士金幼孜道:“殿下,既已啟奏,不妨先聽此公奏議,也不耽誤什么功夫。”

    朱高熾瞥了一眼金幼孜。

    很明顯,這位先朝重臣,文淵閣大學(xué)士,皇帝托付擬詔的三大臣之一,還是很有分量的。

    朱高熾這才道:“所奏何事?”

    鄧海道:“殿下,朝中近來非議重重,以至百官與天下軍民不安,都說……大行皇帝遺詔,遭人篡改,大行皇帝生前,最重祖制,而國朝亦以孝治天下,正因如此,所以才百官側(cè)目,軍民不安,臣更聽聞……聽聞了一些事……”

    朱高熾冷冷地看著鄧海。

    其實(shí)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意思已經(jīng)很明白了。

    他這是還要再爭一爭。

    朱高熾道:“何事?”

    “臣聞,天下各布政使、按察使,甚至都指揮使,也都在議論此事,認(rèn)為朝中,定有奸臣,影響了殿下,甚至篡改了大行皇帝的遺詔……”

    朱高熾雖說大多時候給人感覺比較溫厚,可生在帝皇家,顯然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即就從鄧海的話里聽出了話外之音。

    他定定地盯著鄧海,慢悠悠地道:“有這樣的非議和流言蜚語,又與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有何關(guān)系?”

    鄧海道:“臣……”

    朱高熾冷冷地打斷他道:“莫非天下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竟還敢拿這個要挾朝廷?”

    鄧海立即誠惶誠恐地道:“殿下,臣并沒有這樣說,臣的意思是……殿下登基在即,而百官與軍民疑慮,殿下理應(yīng)順應(yīng)天心民意,以安天下之心。”

    他面容真誠,話說的也懇切,又看似處處都在為朱高熾考慮。

    可實(shí)際上,卻是對朱高熾痛陳了利害關(guān)系。

    新君登基,若是各地鬧出亂子,百官也各懷鬼胎,這對天下而言不是好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