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急奏-《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這文吏卻道:“這銀鎖,還得還回胡大使那兒去,胡大使平日里都佩戴著的?!?
鄧達點頭,這才帶著感觸告辭離開!
……
到了歲末。
如今江西鐵路司,鐵路已修了一年半之久。
這時代的鐵路,鋪設起來還算快捷,畢竟跑的只是蒸汽小火車,沒有那么多的標準。
這南昌站、瑞州站、饒州站、撫州站、九江站,半個江西的鐵路,竟都貫通,以南昌站為中心,開始向北部江西輻射開,只是吉州、贛州等地,工程卻是曠日持久,那里多山,還需一些時日。
鐵路的貫通,同時帶來的,卻是各站的新城開始隨之崛起。
而以往的舊城,卻慢慢蕭條,這自然引發了巨大的問題,至少今年戶部這邊,所接受到的江西布政使司的錢糧,就足足減少了一半之多。
這戶部這邊盤過賬目之后,特意上奏,一時之間,又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歲入減少一大半,糧稅還勉強有七八成之多,可其他的如茶、鹽、鐵等稅賦,卻幾乎是直線暴跌。
朝廷還需每年,在江西布政使司投入這么多的金銀修建鐵路,可以說的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夏原吉上奏之后,對此表示了擔心。
其他上奏者,也不知凡幾。
即便是文淵閣這邊,也引起了爭議。
譬如胡廣和金幼孜,他們也開始產生了自我懷疑。
有時候你不得不佩服胡廣。
他明明被張安世綁上了車,可一旦出現大規模的虧空時,他依舊還是沒有兼顧鐵路司和郵政司的利益,反而覺得這樣是不是過急了,會不會引發其他的問題。
胡廣于是上奏,請求陛下重視此事,或者說,是否稍稍減少一些鐵路司的規模,以免操之過急,導致江西糜爛。
奏疏到了朱棣處,朱棣忍不住道:“如今這胡家上百口人,都在鐵路司呢,胡廣這老家伙還有一個兒子,從鐵路司去了郵政司,他倒是硬氣得很,居然要對自家人動刀子?!?
亦失哈自是對這種事情不好發表太多意見,只干笑道:“奴婢也看不懂胡公?!?
朱棣將奏疏擱到了一邊,嘆了口氣道:“罷了,不必理會他,這是一個老糊涂?!?
雖是這樣說,朱棣還是略有所擔心:“從戶部的情況來看,確實有些糟糕,朕也擔心,一旦這樣時日久了,會滋生盜匪,亦或者……引起其他的問題……”
他說著,陷入深思。
而與此同時。
胡廣卻與張安世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胡廣道:“治大國如烹小鮮,不是說新政不能搞,也不是說鐵路不能建,更不是……”
張安世道:“胡公,好了,好了,我說不過你。”
胡廣道:“這不是說的過,說不過的問題,這在于……”
在場的,還有解縉、楊榮與金幼孜三人,卻都像木頭人一般,只端坐不動。
他們都是有心機的人,即便心里有自己的看法,卻絕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表露。
倒是此時,有舍人急匆匆的來,口里道:“急報,急報,郵政司送來的急奏?!?
眾人看去。
張安世好像一下子被搭救了出來,忙趁機躲到一邊去喝茶。
胡廣道:“何處的急奏,這樣慌慌張張?!?
“江西鐵路司的,皇孫殿下親筆。”
胡廣聽罷,倒是抖擻了精神,伸出手來,道:“所奏何事?來,取來瞧一瞧?!?
當即,取了奏疏,當著眾人直接打開,卻發現這份奏疏,實在過于厚實。
看了良久,胡廣抬起頭來,一副慚愧的樣子道:“諸公都且來看看吧,這奏疏……老夫看不甚懂?!?
眾人不由得心里搖頭,一般人遇到這種不懂的事,好歹也是文淵閣大學士,總還需端著,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然后輕描淡寫的將奏疏交給別人,說一句你們也看看吧。
如此一來,才可掩飾自己的無知。
可胡廣倒是實在得過了頭。
張安世倒是樂呵呵地湊了上去,道:“我來瞧瞧,我來瞧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