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七十三章:入宮報捷-《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朱棣振奮起精神,隨即道:“張卿可有想好該如何對癥下藥?”

    張安世想了想道:“百姓既然愚鈍,那就要教授他們的道理,讓他們知曉,朝廷并非對他們不聞不問。這些時日以來,郵政司通過驛站和報亭,通過許多的驛卒和文吏,既負責(zé)邸報和書信的傳遞,卻也通過走街串戶,深入至鄉(xiāng)里之中,總算是與百姓有了直接的聯(lián)絡(luò)。”

    頓了頓,他接著道:“除此之外,驛卒和文吏,都是郵政司精挑細選,多是以讀書人為主,有的乃是尋常的讀書人,有的出自直隸的各處學(xué)堂,他們送去書信,可百姓不識字,他們便要為其代寫書信。他們深入鄉(xiāng)里,不免會有一些上進的青年,求知若渴,因而傳授一些簡單的識文斷字的功夫,低廉的邸報,也給了讀書寫字,大開方便之門的機會,使許多的百姓,平生第一次,可以真正接觸到印刷物。”

    “哪怕只是驛卒們提點一二,教授一些最常用的字,這邸報,也勉強能看個七七八八。有了這些,臣不敢說使人明智,可至少……也足以教他們知曉,這天下是什么樣子,遠在天邊的直隸,又是什么光景,這些事,其實可能只是舉手之勞,甚至可能不值一提,卻在這天下,埋下了一顆顆的種子。”

    “因而叛亂發(fā)生之后,臣立即命郵政司下令,教福建布政使司以及廣西布政使司的各處驛站,申明朝廷平叛的旨意,興起各處義兵平叛,號令發(fā)出之后,果然響應(yīng)者甚眾……”

    張安世說到這里,笑了笑,又不由得揶揄地看了一眼胡廣,這才又道:“那么陛下是否認為,這些百姓愚鈍呢?臣看不一定,但凡只要明曉利害,申之以大義,能取信于民,這天下多的是數(shù)不清的義士,為王前驅(qū),繼之以死……”

    “因而短短一月之間,福建布政使司,興起的義兵,竟有十萬之眾。陛下可知,其中最肯勠力的,是何人?”

    在張安世說的這番話中,朱棣的臉色變幻了幾次,等到張安世終于說罷,朱棣才算是恍然大悟。

    他雖還是覺得,這一切來的太快,那些驛站,竟有這樣的功效,實在教他無法想象。卻還是下意識地問:“何人?”

    “疍民。”張安世吐出這二字,接著就道:“恰恰是朝廷和官府,對其最為厭惡和漠視的群體,甚至視其為瘟疫一般,可偏巧是他們,得到驛站的驛卒們關(guān)心之后,反而最是奮不顧身,每每臨戰(zhàn),往往沖殺在最前,幾次鏖戰(zhàn),盡皆死戰(zhàn)不退,使叛賊聞之喪膽。”

    朱棣一時動容,眼中的欣賞之色盡顯無疑。

    他實沒有想到在這件事情里,起了最大作用的,竟是從前從沒有過多關(guān)注的疍民!

    且不說其他,單憑這份血勇,也足以讓這馬上得天下的朱棣,為之側(cè)目了。

    朱棣嚅囁了嘴唇,最終道:“竟是如此,竟是……如此嗎?”

    張安世看朱棣依舊滿腹疑問的樣子,于是耐心地道:“叛軍能夠迅速的瓦解,除了義兵四起之外,更是因為被裹挾的許多百姓,也漸漸被義兵所滲透,知曉了利害,尤其是新政的傳播,使他們幡然悔悟,因而,士氣皆無,每每義兵與之相接,他們絕不肯拼命,往往望風(fēng)而逃。也正因如此,區(qū)區(qū)數(shù)萬叛賊,頃刻之間,便被蕩平,天下遂又歸于安定。”

    朱棣點著頭,一臉感慨地嘆道:“朕明白了,難怪張卿此前一直按兵不動……這就不奇怪了。”

    朱棣隨即笑了起來,此前心情有多著急,那么現(xiàn)在心情就有多好,道:“好的很,不費一兵一卒,便平定了叛賊,這些忠臣義士,朕要重賞。”

    張安世卻是立即搖頭,道:“陛下,重賞了他們,固然使一部分人,得到了財物,又有一部分人,加官進爵,可是陛下……這些人固然千恩萬謝,可十年二十年之后呢?若是又有人裹挾無知百姓,又能如何呢?”

    朱棣一愣,不由道:“張卿話里有話,不妨直言。”

    張安世道:“現(xiàn)在義兵行將遣散,不久之后,即將解甲歸田,可他們所盼望的,卻未必只是賞賜,而是沐浴陛下的恩德,希望陛下,能夠像當初對待士紳和讀書人一樣,給像他們這樣的百姓,優(yōu)厚的對待……”

    朱棣聽罷,面色一時陰晴不定,整個人陷入了深思之中。

    論起來,大明優(yōu)待讀書人,卻不是假的,除了免除徭役,田產(chǎn)免賦,見官不拜等等特權(quán),還在天下設(shè)置大量的縣學(xué)、府學(xué)、國子學(xué)等等,其實都是針對這些特定群體的優(yōu)待。

    可讀書人,畢竟只是少數(shù),這個……朝廷優(yōu)待的起,想來這也是太祖高皇帝之所以肯優(yōu)待的原因。

    只是這天下百姓,千千萬萬……些許的優(yōu)待,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張安世似乎看出了朱棣的心思,他臉色依舊從容,隨即緩緩地從袖里掏出了一份章程,道:“臣斗膽,倒是擬定了一份章程,這份章程,是在新政的一些基礎(chǔ)上,所擬定的一些舉措,還請陛下賜教。”

    朱棣回神,輕輕地呼了一口氣,隨即反而從容了許多。

    這一點,也是朱棣對張安世最為欣賞的。

    張安世喜歡提出問題,卻也總能拿出解決問題的章程來。

    且這些章程,往往大多較為靠譜。

    朱棣振奮精神,道:“取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