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太武城里,醫館藥鋪的數量不少,畢竟城池內外幾百萬的人口,平常生病受傷的很多,醫藥無疑屬于大行業了。 然而這家慈世堂卻與眾不同,它由三位醫師坐診,但不收任何的診費。 至于治病的藥費,則分為三六九等,按照病患的家境來支付。就算是最窮的人家,生病了也能在慈世堂里得到最基本的治療。 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相信這會是真的。因為對于太武城里城外的窮苦人家來說,看病問診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動輒傾家蕩產,所以他們平常就算生了病,往往都是隨便搞點土方草藥自己治療。 或者硬挺。比如阮阿大,他是城里的行腳苦力,干的是最辛苦臟累的活,所得的收入只能勉強給一家五口人湖口,積蓄寥寥無幾。 本來日子已經很艱難了,沒想到兒子忽然生病了,臉色蠟黃腹脹如鼓,時冷時熱渾身無力,把一家人都給極壞了。 阮阿大連忙帶著兒子去醫館看病,醫師診斷為蠱脹之癥,說是喝了不干凈的水導致的。 這病可以治,但是藥費完全不是阮阿大所能承受的。他求爺爺告奶奶,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湊到的錢都不夠藥費的十分之一! 眼見著自己的兒子日漸削瘦快要不行了,阮阿大心急如焚,卻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就在他絕望的時候,路過慈世堂看到了門前懸掛的招牌。正所謂病急亂投醫,阮阿大也不管這家新開的醫館是不是靠譜,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進去詢問。 一位態度和藹的醫師接待了阮阿大。 “原來是蠱脹之癥。”在了解了情況之后,這位醫師聽完點點頭說道:“我們這里有藥可醫的。”阮阿大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干癟的口袋,怯生生地問道:“請問醫師,需要多少錢啊?”他只希望這家醫館能便宜點。 說不定還有希望。醫師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你家境如何?” “啊?”阮阿大懵了。然后旁邊就有人拿過一張寫滿字的單子,詳細解釋給阮阿大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