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這一次他并沒有同葉向明唱反調,并且對汪塵「發明」的自流水車非常感興趣,向后者詢問了大量的細節。 然后這位縣令當場拍板:「那就這樣吧,先造一架出來看看效果如何,能用的話再由縣衙繼續建造幾架出來。」 自流水車的優點極為明顯,首先是它全靠水流推動,極大地節省了人力,能夠全天候地持續運轉,效率非常的高。 其次它的汲水高度可以調節,避免了水位進一步下降,導致踩水車失效的尷尬局面出現。 唯一的缺點恐怕就是成本會很高。 可第一架水車的建造費用由汪塵捐獻,那這個問題自然不復存在了。 喻鶴騫甚至贊嘆道:「早就聽說汪先生心懷黎庶品性高潔,果然是名不虛傳,本官代表清安縣十萬百姓,向先生表示謝意。」 他起身非常鄭重地向汪塵行了一禮。 汪塵連忙回禮:「大人謬贊了。」 雖然說汪塵是天然的「葉黨」,可他必須要承認,在做官方面的水平,喻鶴騫絕對能吊打葉向明——兩者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 只不過葉向明的優勢也非常明顯,自身的實力足夠強悍,完全擔當得起縣丞的重任,因此也沒有落多少下風。 在南理國的官制里面,縣城的主要官員分為縣令、縣丞和主簿,其中縣丞掌握了軍事權,負責指揮地方的守備力量,足以跟縣令分庭抗禮。 但在汪塵看來,雙方的均衡之勢,極有可能是喻鶴騫刻意造就的結果! 不過汪塵對縣衙里面的權力斗爭沒有絲毫的興趣,他當下最關心的是什么時候才能將自流水車打造出來,并且以最快的速 度投入使用。 因為旱情的嚴重程度已經大大凸顯出來,所以在清安縣的兩大巨頭一致拍板之后,很快自流水車的圖紙就被送入了官造工坊,由最有經驗的匠師負責建造。 由于自流水車屬于全新的事物,因此汪塵不但提供了資金和設計,而且還以督造的身份駐守在工坊里。 汪塵對此當然沒有意見,事實上他要是不能親身參與,那才叫麻煩呢 接下來的幾天,在汪塵的督查之下,官造工坊的工匠們使出渾身解數,日以繼夜地加班加點,最終將第一架自流水車建造了出來。 與此同時,架設的地點也已完成選址,于是這架新型的水車很快就被拉到清水河邊進行組裝。 水車組裝的時候,河岸兩邊是人山人海,附近的鄉民農夫在得知消息之后紛紛趕來。 最近這些天,清水河的水位又下降了,導致最近新造的踩水車全部變成了廢物疙瘩,與之相連的溝渠沒有了水,周圍的稻田陷入了嚴重的干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