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長沂府七個縣全都遭了災,有幾個縣的旱情特別嚴重。 而清安縣的情況算是好的。 目前府城之外已經圍聚了數萬災民,并且數量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當中。 府城麵的米價已經漲到了二十文一斤,甚至出現了米鋪被哄搶的情況,府庫的存糧最多隻能支持兩三個月的時間。 屆時如果沒有新米入庫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 正所謂屋漏又逢連夜雨,旱情最嚴重的三泰縣流民作亂,差點把縣城都給打下來。 「三泰縣境內很可能出了旱魃。」 葉向明的臉色難看無比:「旱魃一出,赤地千,我們清安縣不可能獨善其身啊!」 對于凡俗界來說,旱魃無疑是最可怕的災禍之一。 旱魃往往伴隨著天災現世,它出現的地方江河斷流湖泊干涸,曠野大地寸草不生,而且還會帶來火災。 一頭成了氣候的旱魃,覆滅一府之地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為了對付這頭旱魃,長沂府已經征調了武道高手和精銳兵士,并且求得白云觀的法師相助,準備將其剿殺。 雖然說剿殺旱魃越早越好,可旱魃作為天災兇物,又哪是這容易對付的。 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將其解決! 但這并不是最麻煩的。 最大的問題在于南理國的朝廷,自從半年前南理王重病不起,幾個王 子之間的明爭暗斗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極大地影響了國勢。 這些情況加在一起,讓人有種國將不國、亂世已臨的感覺。 而一旦天傾,在清安縣向來強勢的葉向明,也不敢說能保證妻兒老小的平安。 「未雨綢繆,還是得早早做好打算。」 這位縣丞最后對汪塵說道:「你我都需要有一條后路。」 葉向明可不是在虛言恐嚇,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長沂府的局勢急劇惡化。 沒有了活路的三泰縣流民經過不惜代價的拚命,終于攻陷了縣城。 他們洗劫了城的所有大戶,殺得士紳人頭滾滾,然后挾裹大量的城中平民組織起了一支流寇大軍,對三泰縣的相鄰區域展開了襲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