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懲奸除惡-《南明第一狠人》
第(1/3)頁
朱由榔的態(tài)度很明確,綠營兵也分很多種。
這其中既有清軍入關前后那段時間就“歸降”的,也有孫可望叛變后被迫跟著主將改換門庭的。
前者已經(jīng)被徹底同化,和滿洲八旗沒有什么區(qū)別。
殺起同胞來,這些綠營兵甚至比滿洲八旗還狠。
在朱由榔看來這種綠營兵,不論軍官還是士兵都不該留。
至于那些剛剛降清不久的,還沒來得及被同化的,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
朱由榔也認同李定國的論調(diào),大面積殺俘不是明智之舉,這樣一來以后清兵知道被俘必死,勢必拼死抵抗。如此一來大明將士將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損傷。
但是只殺軍官震懾力又不夠,而且這么多俘虜能吃掉不少東西,眼下可沒有那么多吃的給他們。
所以朱由榔決定殺掉一批罪惡深重的綠營兵,留下一些沒有什么大錯的。
了解清楚了皇帝陛下的想法,李定國覺得很有道理。
普通士兵犯了錯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只是一些是死罪一些卻可以活命。
“既如此,陛下覺得該如何分辨這些俘虜類型呢?”
李定國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這些綠營兵都已經(jīng)剃發(fā),從樣貌上看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分別。
“這個簡單,可以令普通士兵進行指認。一個兩個或許會有遺漏錯誤,但說的人多了便不太可能有錯了。”
朱由榔頓了頓道:“殺掉其中那些罪大惡極的,留下其余的打散去挖礦做苦力,也算是將功贖罪。”
“陛下英明。”
李定國適時的送上一記馬屁。
朱由榔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繼續(xù)道:“據(jù)說此戰(zhàn)收獲頗豐,糧食雖然不多,但錢財卻是不少,該是夠給將士們發(fā)一段時間軍餉了。”
永歷朝廷的問題還是太窮了。
搶掠清軍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
...
當明軍士兵告訴綠營俘虜需要他們互相指認那些降虜已久,罪惡深重之人時,他們不由得面面相覷。
明軍這是想做什么?
或許是要區(qū)別對待吧?
不然要分開做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