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今非昔比-《南明第一狠人》
第(1/3)頁
向奉節行軍的過程中,朱由榔從老翁口中了解到像他們這樣結寨自保的村子在四川有很多。
亂世人命賤不如狗,城頭變幻大王旗。說不定前一刻四川還姓朱,后一刻就改姓張了。
當然繞了一大圈,四川現在又姓朱了...
普通百姓們為求活命,往往以村子為單位結寨自保。
這樣即便是有人想要來拉壯丁、苦力、夫子,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匹夫一怒,流血十步。
或許他們最終不能改變結果,但拉上一些人墊背還是做得到的。
像他們這樣的微末小民在那些大人物眼里卑微的如同螻蟻一般,只有抱團取暖才能稍稍讓那些貴人有所忌憚。
但是若是惹上大股悍匪,僅憑幾百人是不可能抵擋的。
是以老翁他們才想著舉族投軍。
雖說在這亂世投軍當兵也是九死一生,但至少還有活下去的希望。繼續留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條。
兩權相害取其輕,他們做了最現實的選擇。
朱由榔也曾經想過沿途收編這些民風尚武的寨民。但細細一想這樣還是太不現實了。
北伐大軍的糧草是定額分配的,多加上幾百人還好說,要是加上幾千上萬人,一定會加速糧草的消耗,這會增加攻打重慶的風險。
而重慶之戰是朱由榔謀劃許久的關鍵之戰,絲毫不容有失。
還是那句話,救十人百人不如救世人天下人。
身為君王,以天下為重才是大仁。
...
...
不得不說,四川的風景還是很秀美的。
時值仲春,花紅柳綠草木蔥蔥。
朱由榔騎馬前行,看到如畫美景心情稍好了一些。
“陛下,當初臥龍先生縱馬蜀中時心中一直想的都是北伐大計吧?”
不知何時李定國湊了上來,僅僅落后朱由榔半個馬身。
“應該如此吧。”
朱由榔對諸葛亮還是很推崇的。
內修外攘,固政安邦。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諸葛亮近乎是一個完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