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哈哈有施將軍在,本督便放心了。小小鄭賊,可笑可笑。其區區不到十萬人,就想蚍蜉撼大樹,卻不知朝廷只是一時沒有騰出手來,真要想對付他,就如同碾死一只螞蟻那樣簡單。” “總督大人說的不錯。長江之戰已經耗盡了鄭賊元氣,他們現在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舟山非養兵之地,繼續耗下去都能把他們耗死。” 施瑯順著朗廷佐的話頭說,卻不料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單靠舟山自己種田產糧自然不行,但是朗廷佐剛剛“送了一份大禮”給鄭成功,如今明軍水師的糧食多到吃不完! 恐怕一年之內鄭成功都不需要為糧食問題發愁了。 偏偏這話他又不能跟施瑯說,只得忍了下來咳嗽一聲道:“這倒也未必啊。鄭賊原本就是海賊,他可以靠搶啊。經過舟山的海船不少,他應該能搶到不少。” 施瑯直是有些狐疑。 經過舟山海域的商船大多是去日本貿易的,這些商船雖然有但數量并不是太多。即便鄭成功全搶了去也不夠吃啊。 不像下南洋的商船數量龐大,可以養的起十萬大軍和一支龐大的水師。 但朗廷佐既然這么說了,施瑯自然不能打他的臉,附和道:“然也!所以現在關鍵是嚴禁商船下海,盡可能的封鎖鄭賊的空間。讓他無船可搶!” 禁海這個策略從明太祖開始便一直執行。一直到嘉靖朝達到頂峰,民間直是寸板不能下海。 到了隆慶朝才重新開海。 現在重新禁海自然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本督還需要向皇上請示一番。” 雖然朗廷佐是兩江總督,手中權柄極大,但這種涉及到國策的東西還是得朝廷拍板的。 不然朗廷佐下令禁海,將來消息傳到御史耳中參他一本,這擅專的罪名他可承擔不起。 “總督大人深謀遠慮,末將佩服!” 朗廷佐十分受用的捋了捋胡須,笑道:“依施將軍看,如今東南的水師可能直搗舟山?” 施瑯來見朗廷佐前已經提前問過清軍水師的情況。 在他看來無論是火炮數量,還是戰船數量都無法與鄭成功麾下水師相比。 靠著這種半拉子水師,是不可能威脅到鄭成功的。 朝廷還是對水師不夠重視啊,覺得靠著八旗軍就能掃平天下。 八旗固然厲害,但不能在海上作戰吧? 要想徹底滅明,水師戰力至關重要。 大話歸大話,真到了關鍵環節施瑯還是要說真話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