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何守義離開雙嶼時,鄭成功十分豪爽的大手一揮給他裝了整整一船的銃炮。 這些都是最新的佛朗基貨,遠不是放銃只為聽個響的鳥銃、三眼銃可比的。 何守義心里自然樂開了花。 他原本以為鄭成功只是客套一下,最多給他幾十桿銃意思意思。 誰曾想鄭成功如此豪義! 不愧是為天子所倚重之人,果然有胸懷有擔當! 何守義道過謝后率領部下登船離島,張煌言在碼頭一邊目送一邊感慨道:“要是像何總兵這樣的義士多一些就好了。大明國事也不會如此艱難。” 鄭成功聞言安慰道:“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 卻說何守義率部靠岸后,便把銃炮卸了下來。 銃還好說,要想把炮帶回四明山一定要用車來拉。 一時間自然找不到這么多的馬車。 何守義便命人把火炮先推到灌木叢里藏起來。 等到他們弄來了足夠的馬車再把這些火炮從密林里拉出來。 一來一回用不了多少時間,這里人跡罕至不會有人發現。 一行人馬歸心似箭,很快便來到山腳。 只是何守義本能的感覺氣氛不太對,他命一眾親隨小心行事。 果不其然,上山途中發現路邊有許多死尸,大部分都是寨里的弟兄,還有一些是東虜綠營兵的。 越往上走尸體越多,綠營兵的尸體漸漸多了起來。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血腥的氣味。 何守義蹲下用手沾了沾血跡,還沒有干透。 看來距離大戰結束并沒有過去太久。 他娘的寨子該不會有事吧? 何守義攥緊拳頭恨恨想到。 距離他離開營寨已經有數日,發生了什么都有可能。 此刻說不定山寨已經被攻克了。 但無論如何何守義都要去親眼看個究竟! 他下令隨行人員全部噤聲,沒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動。 山路并不好走,但因為熟悉地形何守義一行并沒有花費太多時間便來到寨門前。 正要前去叫門,便見一陣箭雨從寨墻上撲面射來。 何守義暗道不好,連忙下令臥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