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得聞圣駕至,宜賓知府吳諒親率文武官員出城迎接。 看著跪了一地的官員,朱由榔抬了抬手道:“諸卿平身吧。” “陛下,還請移蹕城內行宮。” 吳諒是個三十多歲的俊秀男子,生的十分儒雅。 他躬身延臂,態度十分恭敬。 朱由榔騎著白馬進入城中,李定國緊隨其后。 由于大戰在即,所有將士都需要進入城中,誰也不知道清兵什么時候就會兵臨城下。 進入宜賓城后,朱由榔粗略的打量了一番這座城池。 和成都相比宜賓自然是有些小的,但比之一般的府城還是夠大的。 這樣一座城池裝下十萬人綽綽有余。 只是因為四川近年來戰事頻頻,人口凋敝的很。宜賓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城中只剩下一萬百姓,而駐軍就有兩萬人。 加上李定國帶來的六萬人和朱由榔的一萬虎賁軍,城中不多不少正好十萬人。 只是軍民比例達到了九比一這個夸張的比例。 吳諒口中的行宮是一座商人的宅子。 照理說吳諒是該把府衙讓出來作為行宮的。但因為府衙年久失修實在過于破敗,吳諒實在不好意思把這么破敗的府衙讓天子來住。 于是乎他找到宜賓一座富商廢棄的宅子,命人整飭翻新了一番充作行宮。 如今這富商早已離開宜賓,宅子確是無主之宅,吳諒自然想怎么整修就怎么整修。 這座宅子雖然看起來破敗了些,但底子還在。稍稍整修一番便煥然一新。 三進的宅子用來給天子下榻也不顯得過于寒酸。 朱由榔并沒有帶太多的內侍,一共只有十幾人。 這些都是照顧朱由榔日常起居的必備之人,已經不能再刪減了。 朱由榔細細打量了一番這個宅子,假山池塘應有盡有,廊廡水榭連環貫通。 還別說,商人真懂得享受。 可是戰亂一至,這些商人就都嚇得跑路,這宅子自然也不能帶走。 所以國家昌平才是根本,不然一切都是浮萍。 一路車馬勞頓,朱由榔也有些乏了,便先小憩了一個時辰。 睡醒后,內侍韓淼來報說晉王和宜賓知府吳諒求見。 朱由榔連忙宣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