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 很快,艾承業斬殺數千清軍的消息便穿回了宜賓。 朱由榔得知后大喜。 李定國推薦的人選果然有兩把刷子,雖然此戰未必會使清軍元氣大傷,卻是打出了氣勢。 就該這樣嘛,狹路相逢勇者勝。 只要氣勢打出來了一切就都解決了。 “陛下,這臥龍崗只是開胃小菜,正菜還在后面呢。” 李定國自然也是心情大好,在一旁笑聲道。 “哦?” 朱由榔也來了興致,和聲道:“朕拭目以待。” 其實對于啟用艾承業朱由榔起先有些猶豫。 畢竟在原本歷史上,艾承業最后投降了清軍。 這讓朱由榔心里有些不爽。 但那畢竟是永歷帝決定流亡緬甸之后的事情。 當時艾承業和馮雙禮等人帶領艾能奇生前的部眾和一部分忠于劉文秀舊部北上建昌,企圖和夔東十三家匯合。 之后的結果自然是悲劇。狄三喜發動兵變,抓獲了艾承業與馮雙禮。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當時艾承業和馮雙禮已經心灰意冷,未必沒有順水推舟的想法。 但是也不能苛責他們。 畢竟連天子都棄國了他們替誰去作戰呢? 李定國的兒子李嗣興不也降清了嗎?白文選最后不也降清了嗎? 能像夔東十三家那樣堅守到最后一刻,像李來亨那樣舉家自焚的畢竟是少數啊。 這些將領歷史上也為南明政權效死力,只是最后做出了一個無奈的決定。 現如今朱由榔穿越,造成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這些名將自然不會像歷史上那樣降清。 至少朱由榔不能因為他們沒有犯下的過錯而歧視他們。不然朱由榔將陷入無人可用的境地。 試想沒了馮雙禮、白文選、艾承業等人,明軍的實力將大打折扣,李定國一人也將獨木難支。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平行時空,朱由榔是歷史的書寫者而不是復刻者。 既然歷史已經改變,朱由榔自然沒有理由苛責這些為大明盡忠職守的臣子們。 “傳朕旨意,按照規制獎賞有功將士!” 在賞賜這方面朱由榔一點也不吝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