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出于謹慎起見,保寧府的明軍第一時間向都府發去奏報。而文安之也立即寫了一份奏疏命人加急送去宜賓,供天子圣覽。 對于四川北部的局勢,朱由榔還是比較放心的。 一來是都府如今還有數萬兵馬,雖然不及朱由榔親征統率的這支精銳,但也足夠守城了。 加之四川北部天險,清軍要想打進川境無異于癡人說夢。 再說李國英手中一共就那點兵,更多是為了配合趙良棟進攻川南的舉動,在一旁搖旗吶喊以壯聲勢罷了。 相較之下,朱由榔反而有些擔心鄭成功和張煌言。 二人率領數萬大軍孤懸海外,糧草沒有補給,大軍何以為繼? 總不能一直靠搶吧? 聽說清廷派了施瑯前去南邊配合郎廷佐。 這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燈,一文一武若是配合起來,鄭、張聯軍倒真是有苦頭吃了。 朱由榔這支大軍暫時還會駐扎在宜賓,觀察一下趙良棟的動作再說。 若是趙良棟盤踞在川南,則朱由榔會乘勝追擊。 若是趙良棟一路退回了貴州,朱由榔卻是可以班師回朝。 現如今明軍卻是占據了絕對的主動,只需要看碟下菜即可。 ... ... 貴州。 洪承疇這些時日右眼皮總是在跳。 按照老祖宗的說法,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這是有大災了啊。 洪承疇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在川南作戰的趙良棟。 趙良棟手中的這支大軍可謂是洪承疇費盡心血拼湊出來的。 加之有鰲拜帶來的上三旗精銳壓陣,應該是所向披靡才對,不會有問題的吧? 洪承疇對待趙良棟不似對待一般將領那樣,而是傾囊相授,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他是真的把趙良棟當作學生,絲毫沒有保留。 眼瞅著趙良棟有了獨自統兵的機會,洪承疇自然希望這個學生能夠立下大功在皇上心中留下一席之地。 至于鰲拜那邊,這廝這些時日一直賴在貴陽,洪承疇也不好多說什么。只希望將來趙良棟的軍功,鰲拜不要太貪心分得太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