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仿照明初制定的魚鱗圖冊,命人將勘測的全島輿圖劃分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土地,分給百姓們。 這樣便有了戶籍的概念,每一戶都有了種植的土地。 張煌言決定把這一方法推廣到舟山全島。 百姓們只要有了土地,心便安定了下來。 至于在島上設立衙門的事情,張煌言認為也應該提上日程了。 畢竟不能一直靠他們這些人處理民務。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樣才能有效率可言。 只是遴選官員確實有些難度。 張煌言身邊的都是些行伍出身的人。 即便有些識文斷字的,也沒有任何為官的經驗。 就這么貿然提拔,確是有些揠苗助長了。 為此張煌言提議在島上興文教辦科舉。 雖然比不了朝廷的科舉,但總歸是一種選拔的公平手段。 比之單純的任命,張煌言覺得有利于島上長期的發展。 對此鄭成功很是支持。 在內政方面,張煌言的天賦遠在鄭成功之上。 是以鄭成功也都會聽張煌言的。 鄭成功當年本就是南京國子監的監生,十分清楚文教的重要性。 其實最讓百姓牽掛的無外乎土地的文教。 有了這兩樣他們就能徹底的安心。 在與張煌言閑聊的時候,張煌言無意間提起了魯王。 如今魯王已經去了監國稱號,是位名副其實的閑散王爺,對朝廷沒有任何威脅。 事情過去這么多年,鄭成功也把魯唐之爭看淡了。 張煌言提出接魯王來舟山,鄭成功沉默了一會也同意了。 再怎么說魯王也是當初堅持抗清的為數不多的親藩大王。 雖然能力上有所欠缺,但確實能夠起到一個號召和鼓舞軍心的作用。 只是鄭成功有些擔心此舉會不會引得當今天子猜忌。 若是這樣,就不美了。 ... ... ps:求推薦票啊,各位兄弟們,新的一周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