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科舉絕對是籠絡讀書人的大殺器。 雖然朱由榔有心對科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在眼下還得以求穩為主。 等到將來擊潰清軍光復天下,便是朱由榔對科舉動手之時。 文安之聽了自然大喜。 “陛下要開恩科?這真是太好了!” 文安之思忖片刻道:“題目可已經擬好?主考官可有人選?” 朱由榔頓時有些不好意思。 “題目嘛朕倒是有些想法,只是這主考官...怕是得勞煩文卿了?!? 文安之卻是立即答應道:“為國選才,老臣責無旁貸。” 朱由榔不由得在心中感慨,像文安之這樣把國家的事當做自己事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具體事宜老臣可以先擬個章程出來再呈遞給陛下御覽?!? 一提到科舉,文安之便是干勁十足,恨不得立刻就去草擬章程。 “這件事就有勞文卿了?!? 朱由榔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 文安之辦事他放心。 “對了,朕不在的這些日子太子表現的如何?” 朱由榔還是十分關心太子監國的成績的。 事關大明江山后繼,由不得他不上心。 “太子殿下聰慧過人,處理政務很有條理。” 作為太子的老師,文安之對這個學生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太子沒有天子那么果決,但基本的條理還是很清晰的,不會出現那種不知做什么的尷尬情況。 作為首輔,文安之只需要在一些特定問題上提點一二即可。 “取太子批閱過的奏疏來。” 這話卻是說給韓淼聽的。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朱由榔還是想要親眼看看太子是如何處理政務的。 很快韓淼便命人將厚厚一摞奏疏搬到了御前。 看著小山一樣的奏疏,朱由榔頓時有些心酸。 太子今年應該剛剛十二歲吧?身為皇嗣卻得承擔起如此重擔,真是有些太過辛苦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生在帝王家便得擔起這份責任,和年齡無關。 如今朱由榔雖然春秋鼎盛,可也得為身后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