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榔此次東征非同小可。 事關大明生死存亡,自然從上至下都極為重視。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文安之負責糧草的籌措一事。 按照朱由榔的計劃,至少需要籌措出大軍三個月的糧草。 若是能有更多自然最好。 反正這次是走水路進攻,不用擔心糧草運輸的問題。 再就是軍隊調動調整了。 白文選和竇名望需要換防,成都駐軍也要一并調整。 再就是水師戰船的問題了。 上次攻打重慶時許多明軍水師都是臨時趕制的,導致大軍中混雜了不少小舟。 這次要順江而下攻打湖廣,自然不能再用這些小舟了。 好在光復重慶后,明軍有了足夠的工匠造船,所造船只又可以有地方存放。加上從清軍水師那里繳獲的戰船加在一起已經有足足幾百艘大型江船,能夠同時容納近十萬大軍同時搭乘。 朱由榔當即下旨命水師往奉節方面調動,他則準備親率大軍從成都出征。 永歷十三年九月十九,朱由榔身著甲胄在晉王李定國等名將的簇擁下檢閱軍隊,繼而出城。 太子朱慈煊、內閣首輔文安之等送圣駕至城外。 朱由榔斬白馬立誓,此戰不勝不歸! 從都府至奉節都是明軍的控制范圍,明軍能夠得到一定的糧草補給。 到了奉節之后可以再做一次大的補充。 再之后就進入夔東區域了。 朱由榔不期望從夔東十三家得到糧草支持,只希望他們能夠自備干糧。 十余萬大軍的糧草消耗量極大,不能都指望朱由榔啊。 “陛下,保重!” 臨行前文安之沖朱由榔拱了拱手情真意切的說道。 “文卿放心,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吃到夷陵的鮮魚了。” 朱由榔信誓旦旦的說道。 ... ... “什么,陛下要東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