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煌言也是喜極而泣道:“是啊,大木,陛下要東征了,陛下竟然要東征了。我等了這么些年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永歷天子之前給鄭成功和張煌言的印象便是跑路天子。別說東征了,聽到清軍進犯的消息,天子一定是第一時間跑路的那一個。 這種情況下,明軍將士們還得硬著頭皮浴血奮戰。 沒有辦法,天子便是再不濟那也是天子,是抗清的大旗。 而現在天子竟然要主動出擊,他們如何能不激動! “上一次我們進攻南京實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一次意義卻是完全不同。” 張煌言分析道:“陛下的目標是攻打湖廣,我們去攻打南京,這樣只要一邊拿下了就是大幸事。” 清軍的主力有一半都在貴州,其余分散在湖廣、江西、浙江、南直隸等地。 雙線作戰可以最大程度發揮明軍的優勢,而清軍由于軍隊互不統屬的關系,在第一時間會顯得十分狼狽。 “不錯!而且我們這次有舟山作為跳板,不會像上次那樣從福建長途跋涉來那么疲憊了。” 從舟山進攻南京和從福建走海路繞一大圈再進攻南京,對于軍隊的體力消耗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這次鄭成功決定吸取上次的教訓,把兵卒家眷全部安排在島上。 “將士們知道自己的家眷早島上很安全,便能放開手腳奮勇殺敵,我們再沒有后顧之憂了。” 張煌言頻頻點頭道:“不錯,正好現在清軍立足未穩,不如我們馬上趕赴舟山本島組織兵員準備進攻。” 郎廷佐和施瑯是都想把軍權都抓在自己手上的,這就會有天然的沖突。 如今施瑯的駐軍在余姚,如果這個時候明軍突然出現在了長江口,清軍一定反應不過來! “事不宜遲,說干就干!” 鄭成功贊同道。 “不過我們要把握好時間,最好能在陛下抵達湖廣的時候我們再發動攻勢。大概算一算,應該在十日之后吧。”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