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讓鄭成功感到十分氣憤的是,昔日神圣無比的明孝陵現在雜草叢生。 神道兩側的石像更是損毀嚴重,有的甚至出現殘缺不全的情況。 鄭成功立即命人將孝陵進行整修,力圖恢復其原貌。 鄭成功在孝陵開展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 這既是說給將士們聽得,也是說給天下人聽得。 曾幾何時,天下人皆數認為皇明氣數已盡,清當取而代之。 可現在看來,大明仍是天命所眷顧的那一支,王師驅逐韃虜,北定中原還是很有機會的。 拿下南京既是一小步,又是一大步。 鄭成功打算以此為契機,發布一份檄文,聲討東虜。 只要將這份檄文發出,江南百姓響應者必定不計其數。 鄭成功打算把這個機會讓給張煌言。 一來張煌言確實文采比他更好一些,二來鄭成功也不想一人把風頭占盡。 不然天子將來封賞之時也會有些為難。 做臣子的這點事理還是應該明白的,決不能給君上添堵。 “滄水兄,你說百年之后,人們會如何評價我們?” 鄭成功一時有些恍惚,喉結微微聳動沉聲道。 “那就不清楚了,我們只要做好該做的,其他的都順其自然好了。” 張煌言背負雙手,感慨道:“或許一百年、兩百年之后人們提起我們只記得我們做過一兩件大事,但那又如何呢?我們為朝廷,為天下百姓,為心中的念想奮戰過,我們付出了所有。這便足矣。” 鄭成功點了點頭。 “滄水兄說的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誰又能保證永遠不被人忘記呢。我們活出了風采,活出了骨氣。我們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百年之后人們提起這段歷史,會覺得大明多得是挺直脊梁骨的漢子,而不是一群跪地求富貴的奴才,這便值了。”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