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殿下,都是末將無能。末將愿意負全部責任,要殺要剮都聽殿下的。” 甘輝痛心疾首的說道。 “不干你的事,五六萬東虜圍攻舟山,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鄭成功也知道以舟山的地形地勢,是不可能抵擋的了數倍于自己的敵軍的。 這不是甘輝的責任。如果硬要找一個人來負責的話,也應該是他鄭成功。畢竟是他鄭成功決定把士兵家眷留在舟山的,也是他鄭成功在張煌言提議先解決寧波的施瑯時,毅然決然的選擇前去安慶攻打莽爾多尼。 現在的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他不為此事負責誰來負責?找一個下屬背鍋?這種事情他鄭成功做不出來! “這件事本殿不敢跟將士們說啊。不然本殿怕軍心不穩。” 鄭成功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如果明軍士兵們知道舟山失陷后情緒會崩潰。 畢竟他們都是有家室的人,妻兒都在舟山島上。 這一別就真的是永別了。 “大木該說的事情遲早都得說的,不過確實可以先緩一緩,你先把情緒穩定一下。” 張煌言見鄭成功如此自責,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他們不僅是摯友,還是并肩作戰多年的戰友。他能夠明白此刻鄭成功心中的痛楚,但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滄水兄,我悔不當初啊。若是我當初聽了你的勸先去打施瑯,舟山就不會被攻克了。” 鄭成功長嘆道:“為了拿一個安慶府丟掉了舟山,我有何面目面對將士們?他們的妻兒就是因為我的一個決定枉死的!” “大木,你不要這么說。冤有頭債有主,這明明就是東虜犯下的罪行,你為什么一定要往自己的身上攬?” 張煌言十分認真的說道:“眼下雖然舟山失陷,但天還沒有塌。你若是因為這件事垮了,那豈不是令親者痛仇者快?我們打下了鎮江,打下了南京,打下了安慶,難道這些努力就應該白廢?” 甘輝一臉感激的望著張煌言,還好這時候還有本兵大人啊。若是沒有張煌言,他真不知道該怎么面對鄭成功。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