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世子坐吧。” 二人分別坐定,鄭經主動問道:“張本兵喚小侄來所謂何事?” 鄭經的父親鄭成功和張煌言稱兄道弟,鄭經自稱小侄自然沒有什么問題。 張煌言見他這么自稱了,便隨著改了稱呼。 “世侄啊,老夫有一句話一直想對你說,但沒有機會。” “世伯請講。” “你父親是不世出的大英雄,是大明朝的股肱之臣。有他與晉王一東一西撐著,大明才不至于滅亡。老夫也和你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你是愿意聽也好,不愿意聽也罷。反正老夫得說。” 稍頓了頓,張煌言接道:“大明雖然殘敗至此但也是正統所在。你的父親為什么要擁護大明?那是因為唯有如此才名正言順,手下的將士們才會跟著他干。” “世伯是怕我埋怨父王?” “你是個聰明孩子,應該知道老夫的意思。你父親如今春秋鼎盛,但總有老去的那一天。到時是誰繼承他的衣缽不用我多說了吧?” 鄭經沉默了片刻道:“我不會令父王失望的,不會讓世伯失望!” “是不令陛下失望!” 不知鄭經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干脆直接點破。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這一點不會變。” 張煌言沉聲道:“這一點也是你父王的愿望,你明白嗎。” 鄭經是個心氣很高的孩子,但他并不傻。 張煌言這么說就是告訴他擁明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都會把他們引向末路。 “侄兒明白了。” 張煌言拍了拍鄭經稚嫩的肩膀道:“世侄啊,你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等我們這些家伙都老了便要靠你們撐起一片天, 張煌言情之所至,慷慨吟道: 長驅胡騎幾曾經,草木江南半帶腥。肝腦總拚涂舊闕,須眉誰復嘆新亭!椎飛博浪沙皆走,弩注錢塘潮亦停。回首河山空血戰,只留風雨響青萍。 九邊鎖鑰斷胡烽,醪纊先朝費歲供;猾夏已無秦塞險,防秋豈復漢家封!黃河凍解應回馬,碧海波揚欲起龍。寄語金微多舊戍,草枯蓬折為誰從? 鄭經口中默默念著:“好一句草木江南半帶腥,好一句弩注錢塘潮亦停。” “世伯,侄兒明白了。” “好孩子,明白就好啊!”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