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xiàn)在他們還有的救。 除了剃發(fā)令,另一件惡政便是包衣制度。 滿清把漢人視作牲畜可以隨意買賣。 漢人們?yōu)榱双@得地位必須寄人籬下去給旗人做包衣。 所謂包衣其實就是高級奴才。 他們有一定的權力可以凌駕于普通漢人之上,但歸根到底還是奴才,沒有自主權。 生死全在旗人一句話。 即便如此,漢家百姓仍然爭相做包衣以成為包衣為榮。 畢竟成為了包衣便可以欺負那些同胞,只需要奉承好了旗人就是。 這種模式是極為畸形的,也嚴重影響了漢家百姓的心態(tài),必須及時矯正。 當時這不是一時之功。 必須不斷的進行灌輸才能改變。 要想讓漢家百姓把脊梁挺直,不去做滿清的奴才,歸根到底還要明軍實力變強,能夠保護他們。 不然他們這邊剛剛剪掉辮子,清軍就攻了過來。 明軍可以跑,百姓可跑不了啊。 屆時受苦的不還是這些百姓嗎? 除此之外,朱由榔還下令搗毀武昌城中的滿城。 滿清所到之地,凡是重要大城都會下令在城中修建滿城。 修建滿城的用意是保持旗兵的獨立性,也是為了讓他們顯得高人一等,名正言順的享受各種特權。 從修建滿城這一點上就暴露出清軍的虛偽面目。 滿清處處標榜自己得位之正,是繼承明統(tǒng)的正朔王朝。 可明明神宗皇帝的子孫,桂王朱由榔還在。 他們口口聲聲說什么滿漢一家,但卻大肆修建滿城把旗人凌駕于漢家百姓之上。 更不用說只要是旗人啥都不干都能領鐵桿莊稼這種政策了。 所以朱由榔要把滿清的真實面目揭露出來,給湖廣的百姓看。 親口告訴百姓們滿清是把他們當做牲口對待,只有大明才是把他們當做子民。 這個轉(zhuǎn)換觀念的過程很痛苦,甚至會有些陣痛。 但一定是要做的。 現(xiàn)在不做,再過一段時間更難。 朱由榔不知道鄭成功在南京是怎么恢復漢文化認同的,但至少他得開一個好頭。 這樣揭竿而起的仁人義士可以有樣學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