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為國本之爭。 由國本之爭衍生出來的妖書案、梃擊案、紅丸案鬧得大明從上至下一地雞毛。 最終還是萬歷皇帝屈服了,他讓福王去河南就藩,立了后來的光宗皇帝為太子。 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階層獲得了勝利。 而朱由崧是老福王的兒子。 一旦他被推上皇位,會不會對東林黨進行清算誰也說不準。 萬一皇帝存心報復,東林黨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史可法的老師是東林黨魁左光斗,他也被當時的東林黨推舉為領袖。 他必須要對整個東林黨負責。是以他當時更傾向于立潞王。所謂立賢就是史可法提出來的。 但事實上潞王也不一定就賢,只是東林黨攻擊福王的一個借口罷了。 可誰能想到當時朱由崧主動通過太監聯系到了江北四鎮,獲取了他們的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江北四鎮以武力脅迫南京文官們屈服。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史可法見大勢已定也只好承認朱由崧。 是以朱由崧在江北四鎮的驕兵悍將護送下到南京即位,是為弘光帝。 弘光帝自然不喜史可法,四鎮因為擁立愈發驕橫。整個小朝廷在內斗中消耗甚巨,弘光帝一心尋歡作樂不理朝政。以至于一年后滿清便南下攻破了南京。 史可法殉國,弘光帝本人被清軍押送回京師處死。 弘光帝死后,各地為了爭統又打的不可開交。 當時鄭成功已經回到了福建。他和父親鄭芝龍擁立了唐王朱聿鍵。 是為隆武帝。 于此同時,張煌言等人擁立魯王朱以海監國。 可惜鄭芝龍背叛了隆武帝,引清兵入福建。 隆武帝殉國后,朱由榔在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的擁立下即位,是為永歷帝。 鄭成功當時便和父親鄭芝龍分道揚鑣,發誓要抗清到底洗刷家族的屈辱。 雖然沒有了擁立之功,鄭成功還是以大局為重,并和張煌言打出來許多精彩的局部配合。 可惜湖廣丟失,忠貞營遠去,局勢一下子就崩了。 加之后來孫可望降清,清軍控制貴州,大明只剩下兩省之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