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沙知府高天爵近來心情很不好。 因為湖廣總督胡全才帶著一干殘兵敗將來到了長沙駐扎。名曰督軍,實則就是把長沙當成了臨時的總督駐地。 要說高天爵是不想摻和這趟渾水的,實則是被逼無奈。 他是遼東鐵嶺人,隸屬于漢軍鑲白旗,后改漢軍鑲黃旗。 順治十一年經(jīng)洪承疇推薦高天爵做到了長沙知府。順治十三年,高天爵因為父病假歸。之后他于順治十六年起復,做的卻是江西建昌府知府。 因為明軍猛攻湖廣,連克諸鎮(zhèn)。胡全才無奈之下帶領(lǐng)余部逃到了江西,忐忑之下等到了順治皇帝命他戴罪立功的圣旨。 胡全才大喜,這才經(jīng)由江西一路輾轉(zhuǎn)來到長沙府,準備大干一場。 只是這時的長沙知府不是胡全才的嫡系,胡全才用著不順手。他便向朝廷請旨,將高天爵重新調(diào)回長沙府聽勘。 高天爵心里苦啊,他在江西建昌干的好好的,卻被胡全才調(diào)回了湖廣這個火坑。 雖說他和胡總督都是洪承疇的門生,但也不是這么個同氣連枝法啊。 胡全才一門心思北伐立功,高天爵只能順著總督的意思。 只要胡全才還是湖廣總督一天,高天爵就只能尊令行事。 頭頂有這么一尊大佛壓著,可實在是太難受了。 由于長江的緣故,湖廣兵力的重心明顯傾向于北部。 整個湖廣南部的守軍只有八萬,其中長沙府占據(jù)了一半。 胡全才抵達長沙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規(guī)模擴軍。 在他看來明軍此番至少有十數(shù)萬人,要想守住長沙乃至北伐,最少得有二十萬的兵力。 湖廣最不缺的就是糧食。 當初洪經(jīng)略圍剿永歷,糧食基本都是湖廣出的。 胡全才要想養(yǎng)活二十萬軍隊也并非不可能。 但高天爵擔心的是兵員素質(zhì)問題。 剛剛訓練的新兵戰(zhàn)斗力是沒有保障的。拉著這么一支新軍跟明軍干?怕是得了失心瘋吧? 但有的話他又不能說的太直接,畢竟胡全才是他的頂頭上司。 是以高天爵命伶人精心策劃創(chuàng)作了一場戲,邀請總督大人前來看戲,借著戲把道理講給胡全才。 時近黃昏,總督的轎子終于落在了知府衙門前。 高天爵早早等候在外,見胡全才從轎子里出來,連忙上前迎去。 “總督大人能夠賞臉前來,下官真是榮幸之至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