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于母后是否又有孕了,他實在不敢去想。 生的若是女孩還好,大不了封個公主。 大明如今雖然非全盛之時可比,但養活幾個公主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但若是生的是個男丁怎么辦? 若是父皇把愛都傾注在這個皇子身上怎么辦? 朱慈煊之所以能夠成為太子就是因為他的兩個兄長都在戰亂中和永歷離散了。這樣身為老三的朱慈煊才能夠成功上位。 作為永歷的唯一男丁,朱慈煊是毫無疑問的太子,根本不用為自己的位置發愁。 但是如果父皇又有了一個皇子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那樣父皇可能會考慮重新立皇儲,即便父皇沒有立即下決定,總歸是多了一種可能。 對朱慈煊來說,他要考慮的問題不僅僅是大明能否奪回本屬于它的天下,還需要考慮將來這份江山能否由他來繼承。 若是折騰了半天,最終皇位落不到他的頭上,一切不都是白折騰嗎? 文安之當然明白朱慈煊的擔憂。河源書吧 自古皇家最薄情,許多尋常百姓家的親情人倫放到天家那里就變成了奢望。 照理說皇上對太子很好,但萬一將來有了別的選擇,確實難以保證不變心。 但眼下若是皇太子因為不在天子身邊而患得患失,未免有些顯得過于小家子氣了。 “殿下請放心,只要老臣一日還在,就會力挺太子殿下的。” 文安之是一個很傳統守舊的人,在他看來嫡長子繼承制是一種最好不過的制度。 自古便有立長還是立賢之爭,歷朝歷代因此而起的紛爭不斷。 文安之覺得立賢是導致王朝分裂的罪魁禍首。 因為賢能本身是很難斷定的。 到底什么算是賢? 為什么你算是賢我就是昏庸? 肯定會有不服氣的,不服氣自然就會兵戎相見。 而立長就不會存在這么多的問題了。 誰的年齡大是從一出生就決定的。而嫡子則是正宮皇后所出,嫡長子繼承制是最完美的皇位繼承制度。 當初崇禎皇帝如果把太子派去南京監國,后來大明也不會為了一個皇位諸多藩王并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