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卻是嚇了鄭經和李石頭一跳。 行軍打仗這種事情當真不是只靠一腔熱情就能做好的。 或許遇上一般的雜牌軍王二麻子他們還能抵擋一二,真遇到了強大的八旗軍,他們只有被人宰殺的份。 李石頭不厭其煩的給士兵們講解如何守城,小到什么時候扔滾木擂石,什么時候射箭,什么時候傾倒滾油、金汁他都手把手的教。 原因有二。 其一是他真的想看到除了天子、晉王、忠王之外能有人站出來抗清。這當然需要時間和代價,所以李石頭愿意盡他所能去教。 其二他們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膠州城守不住非但天子交給他的使命他完成不了,很可能全軍都得折在這里。 鄭經的態度大概也差不多,他還是很認同李石頭所說的。 要想守住膠州,不能只靠他和李石頭這一萬人。所有士兵乃至于青壯都得傾盡全力。 只有把細節做到完美,才能在韃子大舉攻城的時候不至于落于下風。 趁著韃子現在還沒到,要盡可能的教會這些士兵基本的技巧。 當然,要想做到完美是不可能的。 這么短的時間只能撿著緊要的教,至于士兵們能學的如何便看造化了。 其實鄭經本人對于守城的技巧也不是很了解。 畢竟鄭家是以海事起家,相較而言鄭經更為善于指揮海戰。這是刻在骨子里的,輕易改變不了。 是以當李石頭講解的時候,鄭經也在很認真的聽,希望可以從中學到一二。 李石頭手腳齊上陣,手舞足蹈下算是教會了士兵們一些基本的東西。 至于效果嘛只能等到清軍攻城的時候再看了。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至少比他教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王將軍,韃子殺過來了!” 便在這時,親兵的一句話讓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雖說鄭經和李石頭經歷過大小戰事不少,但實際上由他們二人獨自面對的大敵的情況卻是第一次。 這仗能夠打成什么樣他們心里其實也沒底,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傳令下去,全軍進入戰時狀態,叫民夫青壯也隨時準備上城協助守城。” 王二麻子的反應還是很快的,既然這一天遲早都要來,那早來一些還更好。 “世子殿下,李將軍,城頭危險要不你們先到縣衙待著?” “王將軍你這是什么話,你這不是叫士兵們戳我們的脊梁骨嗎?我李某人就在這里,哪兒也不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