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耿繼茂一番“高談闊論”說的洪承疇也有些動搖,莫非真是如此。 “所以本王覺得猛攻虎賁軍是個突破口。” 耿繼茂十分得意道:“首先虎賁軍組建不久,肯定作戰(zhàn)力很差。這一點想必諸位領過兵都應該清楚。要想組建一只強軍,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多則七八年,少則三五年。如今不過兩年,虎賁軍憑什么能夠獨當一面?柿子要撿軟的捏,我們猛攻虎賁軍最容易得手。” 張朝璘也贊嘆道:“不錯,而且如此一來李定國的抉擇也會很為難。若是不救吧難免會被人說閑話,說他是有意看到天子親軍折損。若是救吧,既有的安排也會被打亂。” “張巡撫所說不錯,本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耿繼茂十分得意道:“李定國雖然勇猛,但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吧?永歷那個廢物若是不扯后腿還好。若是扯了后腿,李定國便是神兵天將附體又能如何?” 可以說耿繼茂這就是從盤外招的角度著眼了。 但有些事情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你正面打不過或者很難打。只能寄希望于攻心,擾亂敵軍的布置。 從這個角度看倒也沒有什么毛病。 “洪經略,下官覺得真的可以一試。” 張朝璘對耿繼茂的方案十分看好,他甚至補充道:“我們甚至可以離間一下永歷君臣的關系。譬如放出消息說李定國有意降清,打算把永歷作為見面禮送給洪經略和二位王爺。” 洪承疇一直捋著胡須,并沒有正面給出答復。 離間確實是個不錯的法子。不管永歷與李定國究竟有沒有矛盾都可以一試。 二人若有矛盾自然最好,沒有矛盾可以制造矛盾。 “這件事暫且這樣吧。” 沉默了良久,洪承疇終于發(fā)聲:“具體的事宜靖南王可以和張巡撫商議。” 見尚可喜一直沉默,洪承疇咳嗽了一聲上前安慰道:“平南王也請節(jié)哀順變。大敵當前,還是應該以大局為重啊。世子戰(zhàn)死殉國,戰(zhàn)后洪某也會向陛下上書,請求封賞的。” 包括洪承疇在內的眾人已經斷定尚之信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