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擒獲了尚之信后,朱由榔得知尚可喜、耿繼茂等藩王已經率兵抵達江西。 看來滿清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不得已下動用了這個備選力量。 對明軍來說這自然是個不利的消息。若是只對付江西的綠營軍和那萬把八旗軍,朱由榔還是有十足的信心的。 但加上了尚可喜、耿繼茂這兩大強援后一切都顯得撲朔迷離了。 明軍雖然擁有軍械上的優勢,但在兵員的絕對數量和質量上都沒有真正的優勢。 尚家和耿家的本家兵都十分能打,攪局能力卻是一流。 若是朱由榔沒有遇到尚之信,情況真的有些難料。 但現在朱由榔等于手中攥了一張王牌。 這可是尚可喜的嫡親兒子,堂堂平南王世子。 尚可喜雖然不止這一個兒子,但尚之信卻是他精心培養的接班人。 這就像皇帝的太子一般都是從小接受帝王教育,不論是師資還是軟硬件搭配都不是尋常皇子可比的。 尤其是大明的王爺被當做豬養,根本沒有接觸過權術教育,整天除了吃就是睡。 尚可喜的情況極為類似。 他也一把年紀了,如果突然暴斃沒有合適府繼承人,爵位很容易被清廷收回。 就像孔有德,戰死之后清廷承諾的爵位和封地不也雞飛蛋打了嗎? 所以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是十分重要的。 這個繼承人不需要各方面都出挑,但在關鍵權術方面一定要頂的起來。 尚之信雖然不咋地,但已經是尚可喜最好的選擇了。 矮子里面拔將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朱由榔可以確認尚可喜在得知尚之信在明軍手中后會投鼠忌器,至少不會正面跟明軍硬剛。 不然萬一朱由榔撕票,尚可喜連哭都來不及。 明軍向南昌府的推進速度很快,因為一路上再沒有受到阻擋。 在經過偌水后明軍已經距離南昌不足百里。 天色已黑,朱由榔不想趕夜路遂下令扎營。 明軍選擇在一處背風面水的地方扎營。 這樣既不怕夜襲也不怕火攻。 一路行軍以來包括尚之信在內的一眾尚家軍都沒有吐露半個字,一直是沉默的狀態。 朱由榔覺得是時候審問一番了。 皇帝陛下親自下令提審俘虜,陪審的還有晉王李定國。 這個陣容可謂是豪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