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洪承疇還記得盧桂生強調明軍最強大的火器就是火炮。 這種火炮不同于明軍的紅衣大炮,而是一種較輕的火炮。 火炮下面裝有底座和滑輪,可以由士兵們推著前行。 這讓洪承疇十分震驚。 畢竟清軍的紅衣大炮是需要馬匹來拉的,而明軍的火炮竟然士兵來推就行了。 這種便捷性帶來了極大的戰場靈活操作的可能。 據盧桂生說,明軍的火炮不同于一般的大炮只有實心彈,還有開花彈的存在。 這種開花彈既可以在空中爆炸也可以在落地后再爆炸。 不論是哪一種,威力都遠比實心鉛彈大。 畢竟實心鉛彈靠的是碾壓和慣性。 而開花彈可以對相當范圍內的士兵造成殺傷。 盧桂生說他曾親耳聽過天子說對付這種火炮最好的辦法便是挖掘戰壕。 戰壕就是一種地道,只是挖掘的深度不需要一般的地道那么深,但長度很長且蜿蜒曲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士兵。 戰壕中修建有胸墻,可以進一步的阻擋火炮和火銃的傷害。 畢竟明軍的火銃威力也是很大的。 以戰壕為基一步步推進聽起來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只是洪承疇覺得挖掘戰壕的工程量確實有些嚇人。 即便動用城中近十萬大軍要想在明軍抵達前挖好也很難。 要想在短期內挖好戰壕,必須要抓壯丁來做苦役。 洪承疇原本是不愿的,畢竟這樣有些失民心,容易搞得人們怨聲載道,但大敵當前也只能嘗試一下。 洪承疇是個當機立斷的性子,既然決定了就立即傳令下去。 五省經略的命令還是很有分量的,至少對南昌城的大小官員來說如此。 一時間各個衙門的衙役,清兵們齊上陣,挨街挨坊挨家挨戶的開始敲門。 凡是年齡十五歲以上的男丁一律抓走。 一時間老幼婦人的哭泣聲震得滿城浩蕩。 清兵、衙役們卻是不管不顧,遇到頑固的索性用鐵鏈捆了帶走。 讓這些百姓去挖戰壕總好過他們自己來挖。 何況守城的是他們,這些百姓不過是出一些力氣有什么大不了的。 “軍爺你開開恩,我家就這么一個獨苗啊。他還是個孩子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