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洪承疇心中忐忑不已的時候,耿繼茂也在讀這封勸降信。 毫無疑問這封信是永歷親筆寫的,信中永歷自稱朕,儼然一副天下之主的口吻。 若是放在幾個月前,耿繼茂看到這封信后會放聲大笑,并嘲笑永歷的自不量力。 但現在時過境遷,明軍兵臨城下,他們被圍困于南昌城中。 怎么看,明軍都是一副要逆襲的態勢。 現在耿繼茂越發覺得尚可喜撤走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現在耿繼茂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偏偏在這個時候永歷給他寫了一封親筆信勸降他,這讓耿繼茂十分猶豫。 不得不說,永歷開出的條件十分豐厚。是以耿繼茂真的有些心動。 永歷承諾他投降后福建封地保持不變,王爵頭銜也可以繼續享有。 作為異姓王,其靖南王的爵位可以世襲罔替。 也就是說清廷給他的永歷同樣能給,只要耿繼茂能夠反正。 莫非尚可喜也收到了類似的信? 若是沒有任何承諾,他怎么會這么干脆的退兵? 耿繼茂越想越覺得是這個道理,心中暗暗盤算著利弊得失。 從目前大的戰局來看,明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爭奪長江以南廣大土地上。 這里的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以供養大量的人口。 明軍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不足,要擴軍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糧食產出。 所以明軍必須奪下湖廣、江西乃至南直隸、浙江等地。 拿下這些地盤之后明軍就有和清軍叫板的資本。 接下來就看兩廣、福建的態度。 廣西且不去說,廣東和福建不就分兵是尚家和耿家說了算嗎? 所以永歷努力爭取他們的支持也就十分合理了。 如果耿家、尚家同時反正,清廷在長江以南的地盤就幾乎全部喪失。 空有云貴之地,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等于明清換了波家。 在某種程度上明軍甚至會占據一定優勢,畢竟江南的財力遠比北方大。 當然,要完成這一套并不容易,既需要實力也需要一定的運氣。 耿繼茂要不要去賭呢? 如果其中任何一環出現了問題,清軍都會搬回局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