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戰(zhàn)場之上氣勢實在是太重要了。 一旦氣勢上落于下風(fēng)再想追回來就太難了。 清軍的三板斧下來并沒有打開局面,反倒是把明軍的血性和戰(zhàn)斗欲望激發(fā)了出來。 明軍越戰(zhàn)越勇,清軍一泄到底。 一進一出這仗就沒法打了。 更何況如果清軍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重新奪回西門,后果是毀滅性的。 這個時候其他三處城門的清軍并沒有辦法增援,畢竟他們也在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要怪只能怪那腦后生了叛骨的耿繼茂關(guān)鍵時候背后捅了他們一刀。 這廝打開城門一溜煙的跑了,卻把大伙兒留在這里獨自抵抗明賊。 洪承疇見此景象,心中已是涼了半截。 清軍現(xiàn)在哪里是頹勢啊,分明是敗勢。 洪承疇現(xiàn)在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趁著明軍還沒有徹底控制南昌,爭取率部突圍。 若是跑不掉那落入明軍手中肯定難逃一死,而且還會遭受非人的折磨。 這是洪承疇萬萬忍受不了的。 眼下九江已經(jīng)被明軍控制,等于是斷了洪承疇北上的路。 湖廣又在明軍手中,往西走也不可能了。 如今洪承疇和耿繼茂徹底撕破臉了,東邊的福建也不可能去了。 洪承疇要想逃只剩下一種選擇那就是往南逃,逃到贛江去。 贛江是江西的南大門,如果贛江也守不住,洪承疇還能逃到廣東去。 尚可喜雖然也撤軍撤回了廣東,但和洪承疇畢竟沒有翻臉。 洪承疇覺得他只要開口,尚可喜還是能夠接納他的。 當(dāng)然如今洪承疇是瞄著前往贛江的。 他覺得憑借贛江天險,還是能夠守上一守的。 ... ... 做出決定之后洪承疇立即傳令下去準(zhǔn)備突圍。 既然是突圍自然是小范圍的,洪承疇決定只通知他的標(biāo)營心腹以及八旗兵。 走的人越少,越容易成功。 畢竟大部分清兵還蒙在鼓里會和攻城的明軍死戰(zhàn)。 這樣洪承疇就有機會渾水摸魚金蟬脫殼,就像耿繼茂做的那樣。 舍棄綠營主力跑路雖然是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但洪承疇并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只要他還沒有死,大清就還有無限希望。 他不僅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大清活,為皇上活。 希望皇上能夠明白他的一片苦心、忠心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