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上要摘了他的腦袋他是沒有任何反抗的可能的。 可皇上隆恩浩蕩,非但沒有摘了他的腦袋,反而命他統兵再攻登萊。 若是濟席哈這次再拿不下膠州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 膠州城的地形濟席哈在熟悉不過了。 其三面臨陸,一面朝海。 清軍能夠進攻的就是三面陸門,至于水門是不可能打的著的。只有在拿下了膠州城后,才可能打開水門。 也就是說明軍如果見勢不妙,是完全可以主動撤走的。 這一點清軍無能為力。 但是濟席哈不在乎。 皇上給他的圣旨是一月之內光復登萊,至于能否全殲明軍并未提及。 也就是說即便濟席哈沒有全殲明軍,只要收復了登萊,就可以給朝廷寫捷報。 退一萬步講,斬殺的明軍數量不夠,可以拿登萊的老百姓來湊啊。 反正誰也看不出來,借老百姓的人頭一用有何不可? 這些百姓在濟席哈看來猶如豬狗一般,便是全殺干凈了也沒什么關系。 他沒有急著進攻,而是命十余萬大軍把膠州城團團圍住。 膠州城不是濟南那樣的大城,十幾萬大軍足足把它圍的里三層外三層。 “傳我將令,先射箭投書進城?!? 濟席哈這次命人寫了幾百份勸降書,命人綁在箭矢上射進去。 勸降書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讓守將主動打開城門投降。 若是守將拒絕,清軍開始攻城后只要破城必定會把膠州城屠的干干凈凈,雞犬不留。 這也是清軍一直以來的行事作風。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慘案。 凡是那些抵抗到底的破城之后都會遭到清軍慘烈的報復。 濟席哈雖然知道明軍投降獻城的可能性不高,但還是打算試一試。 反正試一試又沒有損失。 這一次清軍圍城的軍隊很多,也許明軍就動搖了呢。 ... ... “王將軍,只是清軍射進來的箭?!? 親兵將一支箭矢舉過頭頂恭敬的呈遞到王二麻子面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