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甘輝點了點頭,長舒了一口氣。 這話本就不該他來說,王二麻子能夠自己想明白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畢竟人才是最關鍵的,這些熱血兒郎們沒有理由耗死在這孤城之中。 ... ... 三日后王二麻子還是沒能等來于七的援軍。 這倒也不能怪于七,他們得到消息太晚,等到王二麻子派出信使去登州求援,濟席哈已經要大軍壓境了。 登萊雖然毗鄰,可一來一回也要數日。 更不用說還要準備大軍糧草等事宜。 絕不是動動嘴皮子那么簡單。 當然,王二麻子也沒有埋怨于七。 對這位大哥他是十分敬重的,他相信弟兄們也是如此。 退一萬步講,若是沒有于七率先殺死登州知府,在棲霞山起事,他王二麻子也不敢在萊州起事呼應啊。 只能說是于七成全了他。 王二麻子按照甘輝的建議將軍隊和城中百姓逐步往水城中轉移。 水城直接連著膠州灣,而海灣之中的船只十分充足,各種船只加到一起足以把所有軍民百姓全部轉移。 王二麻子是不可能放下百姓不管的。 一來這些百姓們參與了守城戰斗,早已變成了自己人。 二來王二麻子擔心韃子破城后會屠城泄憤。 若是如此,他豈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負責殿后的那些士兵是最辛苦的,他們不但得應付清軍的攻勢,還能隨時撤入水城跳上船轉移。 若是行動的稍慢一步,后果就不堪設想。 當然,總得有人做這個事。 李石頭選擇在危難時候站了出來。 一來虎賁軍的作戰經驗豐富,火器又最犀利,即便情況不妙也可以靠著火銃遠距離射擊拖時間。 反正只要在清兵大局攻城之前撤入水城就好。 李石頭的思路十分清晰,絕不會和韃子死磕。 來吧,放馬過來吧! 老子給你留下一座空城,便連糧食都給你搬光,你能耐我何? ... ... 濟席哈的面上表情復雜極了。 一夜鏖戰清軍們損失慘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