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實在沒想到這輩子還能再次踏入南京城。 文安之當初被貶后是做過南京國子監祭酒的,對這座城池有著極深的記憶。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都能夠清楚的記得。 金水河錢的石橋,巍峨的奉天殿,雄壯的紫禁城 往事歷歷在目,只是他相較于之前已經老了幾十歲。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若是放在幾年前,文安之恐怕還真的不敢給出答案。 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多久。 可現在,文安之堅信自己可以活到大明光復天下。 哪怕那時他八十,九十他也要活到! 這是一個信念,這是一口氣! “呼!” 南京城的空氣真的香甜啊。 文安之知道自己這是心理作用,但他就是享受當下。 皇帝陛下的執著與堅持讓文安之感受到了希望。 他的身邊都是年輕人,這也讓文安之感到自己尚且年輕。 年輕與否不在于年齡在于心態。 只要文安之的心態不老,他就能繼續為朝廷作出貢獻。 這也是皇帝陛下降下圣旨后文安之毫不猶豫的前來南京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點私心。 那就是幫助他的學生,大明的皇太子更好的適應自己儲君的角色。 文安之能夠感受到朱慈煊是十分聰穎的。 只是這孩子畢竟是十幾歲,少年心性有時候沉不住氣。 文安之擔心太子一個人來南京,和天子鬧了別扭沒有個能說得上話的人,這便一定要跟來。 文安之對當今天子的脾氣秉性也很了解。父子倆都是倔脾氣,總需要有個外人調和一下啊。 文安之愿意做這個調和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