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勸進這種事情古來有之。 有勸割據的,有勸自立為王的,有勸稱帝的。 王有仁只是勸李國英找機會割據,算是最溫和的一種了。 不得不說李國英確實有些心動。 男人嘛所在意的無非權財色。 而這三樣東西其實是三位一體的。 有了權后面兩樣東西就是水到渠成的。 李國英現在有沒有權? 當然有! 權力算不算打? 也可以說大。 但問題是李國英的權力來自于清廷,依附于清廷,并不十分穩固。 這就有些麻煩了,清廷現在可以授予李國英川陜總督的職務,下一刻就能剝奪這個職務。 若是惹惱了順治,甚至一道圣旨就能叫李國英腦袋搬家。 這種生于惶恐的狀態估計沒幾個人受得了。李國英也是十分忐忑。 但如果能夠擁兵割據就完全不一樣了。 吳三桂就是現成的例子。 咱老子聽封不聽掉,心情好了搭理你朝廷一下,若是心情不好鳥都不鳥你。 問題是吳三桂有這個實力,李國英有嗎? 這一點就連李國英自己都不確定。 吳三桂可以在明軍主力進攻湖廣的時候偷襲云南并得手,證明其戰斗力還是很強的。 李國英覺得這次劫掠四川便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不求一口氣拿下四川,只要能夠搶的盆滿缽滿再全身而退,他就覺得可以試一試割據了。 十幾萬綠營兵啊,說少也不少了。 但如果劫掠的效果不好,李國英就會立刻打消這個想法。 畢竟十幾萬大軍光是吃飯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搶不到糧食又跟朝廷斷絕往來,這么些人難道都去喝西北風嗎? 李國英不是一個沖動莽撞的人,在這件事上更是得小心謹慎,切不可沖動。 開弓沒有回頭箭啊,只有確認對自己有利,李國英才會最終下定決心。 他現在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要進攻四川了。 他手下這支軍隊到底成色如何便看這一次劫掠了。 ... ... 順治近來心情很不好,雖然濟席哈收復了登萊,可卻把賊人幾乎都放跑了。 如此一來豈不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