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成功露出一副惶恐的神色,連忙恭敬道:“陛下盡管吩咐。” “朕剛剛接到奏報,施瑯再次率部襲擾寧波沿海。有十幾個村子都被他付之一炬。這簡直是在挑戰朕的底線。” 朱由榔之前的態度是先收復南直隸,再去攻打浙江。 但是施瑯如此挑釁,都踩在朱由榔的臉上了,朱由榔若是再不做出回應,群臣會怎么想?大明的百姓會怎么想? 他找鄭成功來就是商議其中的具體細節。 鄭成功顯然有些吃驚,隨后他面露怒色道:“這個賊子,反復橫跳,示大明朝廷如無物,臣請領兵征討。” 朱由榔對鄭成功的態度很滿意。 這話鄭成功自己提出來了,朱由榔就不用再提了。 “忠王決定率兵多少前去攻打?” “回陛下,五萬水師足矣。” 鄭成功其實能調動的水師兵力足足有七八萬人,但他不能把所有兵力調走,還得留下兩三萬守家。 畢竟崇明島剛剛收復不久,萬一韃子又打長江入寇的主意,還是得有些人手駐防的。 朱由榔點了點頭,選擇相信鄭成功的判斷。 至少在水戰這個層面,鄭成功懂得應該比他多的多。 朱由榔不是一個事無巨細都要插手的領導,他一直秉承的理念是由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既然他選擇了相信鄭成功,那就會讓鄭成功放手去做。 “朕親自為你送行。” 朱由榔淡淡道:“希望忠王大獲全勝,剿滅虜寇,早日得勝歸來。” 鄭成功激動的抱拳道:“臣謝陛下隆恩。” ... ... 卻說鄭成功離開皇宮后徑直返回了府邸。 按照現在的規矩他得等兵部正式的手續才能調兵出征。 一開始這會讓人有些不習慣,但鄭成功也知道以后這會形成常態。 畢竟朝廷有朝廷的規矩,不可能任由幾個軍閥將領呼風喚雨。 一回到府中,鄭成功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兒子鄭經。 有道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這一次鄭成功打算把鄭經帶到陣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鄭成功發現鄭經在處理內勤等方面的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幾次留守南京鄭經都完成的很出色。 但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將領,成為他鄭成功的接班人光是有這些還不夠。 若不親自領兵出征,打上一次大戰怎么可能有所成長? 登萊之戰時鄭經畢竟只率領了一支偏師,軍隊的規模實力都有所不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