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慈煊點了點頭道:“具體的章程兩位先生可以先商議一下,孤定會照辦。” 文安之對太子的態度很滿意。 雖說個人能力上平庸了一些,但太子為人謙虛懂得用人,這便夠了。 “老臣定會悉心安排,請殿下放心。” 張煌言也抱拳道:“請殿下放心。” 二人相繼離開,剛剛出大殿張煌言便沉聲道:“文閣老,事不宜遲我這便安排人手前去城外劃分區域,搭建坊區吧。” 文安之點了點頭道:“可。” 文安之年紀大了不可能事事都親力親為。 年輕一輩的臣子中他最欣賞的就是張煌言。 張煌言畢竟獨當一面的在舟山主政過,各方面能力都不差。 現在無非是把他發揮的空間擴大了而已。 由舟山一島變成大明一國。 不知道張煌言能否適應,能不能快速上手? “滄水,那就辛苦你了。” 文安之微微笑道。 “文閣老這說的是哪里話,這都是我該做的。” 張煌言抱了抱拳道:“文閣老先回去休息吧,等我的好消息。” … 張煌言出宮之后并沒有回家而是拿著太子的令旨直接來到了錦衣衛衙署。 天子親征只帶走了虎賁軍而把錦衣衛留下來就是為了防止類似的突發事件。 當然張煌言承認因為這件事動用錦衣衛有些小題大做了。 不過不過他也確實想不到什么別的選項。 卻說如今的錦衣衛指揮使正是王賀年。 因為擔任錦衣衛暗衛時期表現出色屢次立下大功,王賀年的官職一路高升。 但就在兩個月前他還只是錦衣衛指揮同知而已。 當時的指揮使正是黔國公沐天波。 只不過因為沐天波遠在成都,這個職位只是遙領。錦衣衛內的一應事務基本上都是王賀年在打理。 沐天波也清楚這點,故而他寫了一封奏疏主動請辭,并將奏疏交給了文安之請文安之呈給天子。 沐天波主動找臺階下,朱由榔自然樂的見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