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卻說明軍發兵四路攻打蘇松、常州,嚇得守城清軍人人自危。 揚州這樣的堅城都守不住,這還是只面對四五萬明軍的情況下。 現在一下子來了四路十幾萬大軍,這誰頂得住啊。 但是頂不住也得頂,總不能直接繳械投降吧? 常州是蘇松北邊的門戶,也是直面鎮江、揚州明軍的最重要屏障。 至于蘇松,需要直面湖州、嘉興明軍的沖擊。 總得來說兩邊的清軍都不好過,承受的壓力極大。 他們就是被包夾在中間的肉夾饃,被明軍隨意揉捏。 經過一番商議,清將們得出了一致意見,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在野外狙擊明軍。 從明軍的攻城戰來看幾乎沒有任何的漏洞,屬于最穩的一環。 這種情況下清軍還要死守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屬于洗干凈脖子等死,慢性死亡。 當然出城狙擊也得是提前布局,在一些關鍵的卡點設置伏兵,屬于孤注一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實力不如人有什么辦法? 只能豪賭一下了。 負責鎮守常州的清將名叫劉全安。 此人最先是跟著洪承疇混的。 后來洪承疇覺得他做事情太循規蹈矩認死理,便找了個由頭調到了常州,眼不見心不煩。 如今洪承疇已經死了幾個月,劉全安還在堅守常州,也不知是不是一種諷刺。 劉全安經過一番仔細周密的勘察,最終選擇了在青云崗設伏。 青云崗乃是乃是常州北部的一處高崗,地勢足有幾百米高。 雖然和那些高山沒法比,但在常州境內已經是矮子里面拔將軍,算不錯的了。 此處地形易守難攻,既然正面打不贏,總歸是要在別的地方想點辦法的。 “快點,再快點。本將軍沒給你們吃飯嗎?” 見清軍士兵們營寨搭建的這么慢,劉全安直是心急如焚。 照這個速度,便是天黑前都搭建不好營寨。 明軍隨時都有可能殺來,若是屆時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這仗還怎么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