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松失陷的消息傳到了京師,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精神的順治又氣的背過氣去。 等到順治醒過來后他沒有像往常那樣召見范文程,而是在第一時間下旨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等人入宮。 這三人都是滿洲旗人,是順治十分信賴的股肱之臣。 他之前總是問策于范文程,是因為他覺得局面還可控。 最重要的是他的身子骨還能扛得住。 但現(xiàn)在看來,似乎他撐不了多久了。 順治本就體弱多病,這次徹底被南邊那一群無能的奴才氣到了。 一時急火攻心,病情加重,到了太醫(yī)都無能為力的地步。 這也沒法子,兩年的時間連丟四省,還都是極為富庶的江南重地,換做是誰也頂不住啊。 因為是給皇上治病,太醫(yī)們不敢用太猛的藥,只敢開一些溫吞的方子。 這種藥最多是能夠延緩順治的病情,吊著他的命,但是卻不可能讓順治痊愈。 加上順治一次又一次的被氣,病情逐漸惡化,惡性循環(huán)之下已經(jīng)到了藥石無醫(yī)的地步。 太醫(yī)自然是不可能對他明著說的,但是順治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十分清楚。 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時日不多了。 嗚呼哀哉,想不到他順治竟然年僅二十余歲就要英年早逝。 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 他本以為自己有機會成為千古一帝,成為奠定大清歷史地位的一代雄主,可惜天妒英才啊。 順治必須在自己還保持清醒的情況下把后事安排好,這樣他才能走的放心一些。 諸子之中順治最喜歡的乃是皇三子玄燁。 一來是因為玄燁天資聰穎,有帝王之姿。 二來是因為玄燁年幼的時候得過天花。 通常來說得過天花的人不會再得,這種情況下可以規(guī)避掉很多風險。 順治很擔心自己的子嗣因為疾病被奪取生命。這樣一來皇位很可能旁落別枝。 當初他是好不容易才從多爾袞的手中奪來皇位登基為帝的,自然不希望皇權(quán)旁落。 綜合來看立玄燁為帝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即便是玄燁即位同樣有著一定的風險,那就是玄燁太年幼了,今年只有八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順治今年也才二十來歲,子嗣能年輕到哪里去? 所以順治必須找到一些信得過的大臣作為輔弼之臣。 這些托孤之臣必須從滿洲旗人中來挑選,因為漢人順治信不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