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明軍和清軍來說這一戰(zhàn)都不容有失。 清軍如果失了漢中,陜西的南大門便等于拱手送人。 整個陜地將會暴露在明軍的凌厲攻勢之下。 這種情況下關(guān)中是注定守不住的。 所以漢中根本不容有失。 漢中就是李國英的禁忌和紅線。 而對于明軍來說情況也同樣不容樂觀。 馮雙禮為了繞過外圍的戍堡奇襲漢中選擇了破釜沉舟,把大部分的糧食就地掩埋,只帶了十五日的口糧。 如果不能直接拿下漢中,明軍的處境將十分被動。 即便能全身而退,也會面臨斷糧的尷尬境地。 以他們目前的糧食儲備是無法支持他們安全返回保寧的。 即便僥幸能夠原路返回再挖出當(dāng)初埋的那些糧食,士氣低迷下若被清軍追擊,情況也會很不樂觀。 所以馮雙禮這一次也沒有做任何保守的布置,此戰(zhàn)不是速勝就是潰敗,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可能。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形勢還十分的撲朔迷離,馮雙禮掌心已經(jīng)攥出了汗。 咬住,一定要咬住啊。 這口氣絕不能泄。 ... ... 對趙三虎而言,這同樣是一場煎熬。 作為明軍的引路人,若是明軍敗了他的處境將會十分艱難。 雖然憑借著對這一代的熟悉他最終可以逃進深山里,但若是清軍強行搜山,最終還是會被揪出來。 到了那時趙三虎少不了會被凌遲,受盡折磨而死。 即便清軍沒有追究,趙三虎的下半輩子也會繼續(xù)活在苦難和悔恨之中。 他可不想繼續(xù)留這個丑陋的辮子一輩子! “將軍,我知道一個辦法。或許可以打開局面。” 馮雙禮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 如今局面陷入到了僵持之中。這對明軍是十分不利的。 如果繼續(xù)拖下去,清軍完全可以靠糧食優(yōu)勢耗死他們。 這個時候如果有辦法打開局面,哪怕是一步險棋他也愿意去走。 “說說看。” 雖然馮雙禮十分注重克制自己的情緒,說話的聲音還是有些發(fā)抖。 “我們佯裝潰敗,吸引韃子追出城來。只要韃子追出來,我們就有機會了。” 趙三虎提出的這個法子其實并不是通常意義上攻城辦法,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