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明軍已經不知道砍了多少清兵了,他們砍得甚至刀都卷了刃,不得不追求更高效的方式。 他們選擇在清兵后背上開出一道血口子而不是立即殺死對方。 繼而他們會去砍其他的清兵。 他們開出的這道血口子足夠清兵們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可謂是追求效率的體現。 清兵們一個接一個的倒下,明軍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在馮雙禮的率領下繼續追趕者。 他們已經不記得追趕了多久,直到隱隱約約看到了漢中城。 見李國英率部打開城門的那一刻,馮雙禮面如死灰。 這么遠的距離他便是率部沖過去也來不及了。 李國英完全可以從容不迫的將主力帶回城中,然后毫不猶豫的把城門關上。 這些潰兵對李國英來說沒有任何的價值,不要也罷。 如此一來壓力就拋到了馮雙禮這邊。 他便是把這些潰兵斬殺干凈又能如何?不還是拿漢中這座堅城沒有任何的辦法? 與其挫敗歸去,還不如趁著糧草沒有耗盡主動撤離。 真要是斷了糧,那可就是天崩地裂的局面啊。 到了那時,便是神仙也難救了。 雖然這個決定很艱難,但馮雙禮還是得下。 留在漢中就是慢性死亡。這個時候撤離還有機會退回四川。 “撤軍!” 馮雙禮攥緊拳頭,滿是不甘的說道。 ... ... 李國英逃回漢中城后,一屁股癱倒在總督衙門的椅子上。 這他娘的也太險了吧?差一點他就被追上了。 四倍于明軍的兵力卻打成這個鬼樣子換做是誰面子上也掛不住啊。 最為關鍵的是這一戰后清軍的兵力損失的很嚴重。 雖然守城應該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對于李國英的布局有很大的影響。 要想割據,兵力是最關鍵的。 糧食沒有可以去搶,兵沒有就真的有些麻煩了。 征兵倒是個法子,但要把一支新軍練成殺人不眨眼的老兵,沒有個一兩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 李國英就像是被片下來幾塊肉一樣,感到十分痛苦。 天殺的馮雙禮,你這個狗賊給本督記住!本督有朝一日一定讓你加倍奉還!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