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榔這些日子來一直致力于珍妮機的推廣。 自打研制出第一臺珍妮機以來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發現織布的效率確實增加了不少。 其實大明的織造業一直很發達。 不管是織造絲綢還是織布都在當時是一等一的。 只是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珍妮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 機器的織造效率遠比手工要高,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 大規模集成生產下,也有利于布帛的購買。 畢竟只有量上去了,成本才能夠降下來。 雖然大明土布的價格并不算高,但也不是所有百姓能夠承受的起的。 而如果是珍妮機織出來的布,朱由榔相信所有百姓一定都能夠承受的起。 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這看似簡單,但要做到這點很是不易。 事實上在古代,能夠實現這兩點的可以算是盛世中的盛世了。 朱由榔不是那種好大喜功的人,讓自己治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是他現在首先要做的。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百姓們的日子過得好了,朱由榔的統治才能穩固。 這也是他吸取了崇禎的教訓后頓悟的,崇禎就是對普通百姓太狠,對豪商巨賈以及官員世家太好導致大明朝廷收入畸形失衡,最終在一波又一波的反抗中覆滅的。 朱由榔當然要做出針對性的改變。即便要動刀子也得對那些富商豪紳動,而不是老百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老百姓還是不能逼得太緊。 不然出上一兩個狠人,喊上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換誰也扛不住啊。 崇禎就是這么玩完的,朱由榔要是再不引以為戒就說不過去了。 當然朱由榔推廣珍妮機除了讓老百姓能夠穿的起衣服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賺取利潤。 珍妮機織出來的布、綢不僅要內銷還得銷往海外。 大明的絲綢布帛聲名遠揚,尤其是歐洲的貴族十分喜愛。 朱由榔已經對珍妮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不僅可以織布也可以織造絲綢。 當然機織的和手工織造的絲綢還是沒法比。 當然機織綢用來糊弄應付歐洲貴族可謂是足夠了。 絲綢這玩意之前織造出來基本自己就能夠消耗掉了,即便能夠出售也沒多少份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