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七本以為這次難逃降職處分,誰曾想天子只是將其罰俸半年,心里已經是樂開了花。 “臣并無異議,臣領旨謝恩。” 于七沖朱由榔磕了兩個頭,朱由榔笑聲道:“知錯就好,起來吧。” 他之所以只是對于七罰俸,也是考慮到于七剛剛轉換身份有個適應的過程。 若是換成一個明軍嫡系將領來這一出,那朱由榔一定會狠狠的罰。 至于對于七嘛,點到為止就好了。 不然會寒了那些想要來投效朝廷的仁人義士的心。 “陛下,臣聽說陛下想等到來年春天再北伐?” 于七對于這件事還是很關注的。 主要是因為上次登萊之戰他輸的太不甘心了。 僅僅靠自己是無法奪回登萊的,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天子身上。 若是皇帝陛下決心北伐,于七便會爭取做這先鋒將領,替大明打頭陣。 “朕確實有這個想法,不過一切都還沒有定。” 朱由榔沒有把話說死,而是留了個活口道:“怎么,于總兵這么迫切的想要北伐?” “回稟陛下,山東大地的百姓如今正忍受著韃虜殘酷的統治、剝削。臣雖無能,但也不忍見此。若能早一日北伐,就能早一日救黎民蒼生于水火。陛下仁德,應該也是這么想的吧。” 于七先是吹捧了朱由榔一番,給朱由榔戴了一個高帽子。 這樣一來,朱由榔就只能順著他的話說了。 這點小心機朱由榔還是看的出來的。 當然,他也確實是這么想的。 朱由榔微微頷首道:“然也。不過北伐乃是重中之重,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在一切布置妥當,計劃周全之前是不宜發兵北伐的。” 于七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還是想要促進這個進程。 “陛下,韃子不過是外強中干罷了。他們兵力看似多,但都是一些沒什么戰斗力的綠營兵。這些兵只能打順風仗。如果不是濟席哈這個賊人領了八旗兵攻打登萊,臣也不會率部南撤。” 他頓了頓接道;“臣麾下的兵力不足以和八旗抗衡,但陛下的虎賁軍絕對有實力將其一舉擊潰。陛下需要在世人面前展現虎賁軍的實力。如此一來八旗的名聲也會徹底敗壞,天下抗虜義士們也會更加有信心。” 于七這話說的倒也確實有些道理。 江西之戰,明軍大勝。 洪承疇被生擒活捉,這無疑是很關鍵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