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那個時候的廷杖還不是很完善,更多的是老朱心血來潮下的產物。 反正太祖皇帝是說一不二的性格,說要杖責誰立馬錦衣衛便將其打下痛打一頓。 因為沒有詳細的規定,往往會出現直接將人杖死的情況。 后來廷杖的機制漸漸完備起來,杖責用的木棍也有了標準。 相較于一般衙門刑訊的水火棍,廷杖的板子更粗更長更重。 這顯然是為了起到更好的震懾效果。 畢竟能夠被廷杖的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直言犯諫的言官,要么是位高權重的重臣。 天子為了維護皇權,往往就會命錦衣衛將那些犯顏的官員拿下杖責一頓。 為了防止再出現洪武朝廷杖打死人的情況,后來的皇帝對廷杖進行了很多規定和改良。 首當其沖的便是對官員身體的保護。 廷杖之前會在官員的身上包裹厚厚的毛氈,這樣廷杖起來會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 雖然打起來還是很疼,但不會有太重的內傷。 當然這也是相對的,如果皇帝就是要一個人死,那行刑的時候錦衣衛們完全可以用一些巧勁。 再不濟的直接往脊椎上敲,也能砸個半死。 這些行刑的錦衣衛們都經受過專業的訓練,能夠保證行刑的效果符合天子的預期。 他們平日里都拿一張紙包裹著一塊豆腐來練習,能夠保證一杖下去紙張完好無損,但豆腐已經爛透了。 另外錦衣衛行刑的時候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如果監刑的太監喊打,那就是意思意思,敷衍一下走個過場。皇帝只是要對其略施薄懲而已。這算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太監喊著實打,一般會把雙腳呈外八字張開,那意思就是狠狠的打,但不可傷及性命。 如果是雙腳并攏,喊用心打。那就完蛋了,這意味著要把人直接打死。 錦衣衛們也會心領神會在行刑時加力用力,一般被杖責的臣子們很難活命。 而且自打正德朝時大太監劉瑾攛掇著皇帝把裹在大臣們身上的毛氈房間了撤了扒掉褲子行刑,打死人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的。正德、嘉靖、萬歷朝的大規模廷杖中,都有杖死人的記錄。少則幾人,多則幾十人。 馮雙禮聽完直是出了一身冷汗。 他沒想到廷杖會有這么多的門道,這和一般的打板子打軍棍還真是有很大的不同啊。 當然,王賀年也安慰他,皇帝陛下既然同時給出他降爵奪俸的處罰,就意味著不可能把他打死打殘。不然還需要繞這么大的一個圈子嗎? 馮雙禮仔細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可是心里確實是忐忑極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