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清理戰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因為這是一場數十萬人的大混戰。 明軍雖然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 不過跟全殲清軍比起來,確實就不算什么了。 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尚可喜、耿繼茂、施瑯全部被生擒。 李來亨等人不敢擅自決定,第一時間派人把這三個賊人押送去南京,交由圣天子裁決。 所有人都很清楚此戰過后大明北伐的絆腳石便被清除了。 李來亨甚至還想乘勝進軍福建、廣東,將兩地收復。 當然這一切得等天子的旨意。 馮雙禮浪戰被降爵的例子就擺在那里,他們可不想步馮雙禮的后塵。 再說休整一番也不是什么壞事。將士們剛剛經歷了一場血戰,極需要時間恢復。 畢竟大伙兒可以憑著一口氣打一場硬仗,卻不能憑著一口氣連著打數場硬仗吧。 就這場戰斗將士們表現出來的精氣神,李來亨還是很滿意的,將士們越打越有信心,許多幾年前不敢做的動作現在手到擒來,完全憑的是本能。 照著這個勢頭下去,北伐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當今天子真是圣主啊。 李來亨在心中暗自慨嘆。 大明偏居西南一隅還能逆境翻盤,和天子的指揮絕對是分不開的。 沒有天子的攻打湖廣的計劃,如今大明還是茍延殘喘的狀態! 李來亨現在很慶幸當時做出的聯明抗清的決定。 畢竟誰也不想和這么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做對手。 他只希望可以憑借立下的這些汗馬功勞,將來有朝一日能夠把名字寫進凌煙閣里名垂青史。 至于袁宗第就有些遺憾了。 這一戰他雖然完美的充當了誘餌的作用,誘騙尚可喜和耿繼茂攻城,但并沒有表現的像李來亨那般出彩。 皇帝陛下肯定是要論功行賞的。這樣一來袁宗第算是吃了虧。 但也沒有辦法,一應計劃都是提前做好的,袁宗第當時也同意了。 寄希望于皇帝陛下一碗水端平肯定是不可能了,袁宗第只希望弟兄們吃肉的時候能夠給他留一點湯喝。 張勇倒是顯得很義氣,表示會在奏疏里替袁宗第美言幾句。畢竟若不是袁宗第勾引的這么徹底,耿繼茂、尚可喜也不會這么輕易的上鉤。 明軍能夠這么輕松的拿下二人,和袁宗第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