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云南距離四川實在是太近了。 只要北上建昌就能入蜀,一路向北便可直搗成都。 當然,吳三桂不可能貿然出擊。 他如果出手那肯定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而且他會等李國英先動手。 畢竟打四川主意的可不止他一人。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李國英如果從漢中方面進攻四川,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牽制明軍,讓他們南邊的兵力處于空虛狀態。 這樣一來吳三桂只要發兵便可以長驅深入,基本上不會受到任何的阻攔。 吳三桂想要把李國英當槍使,當然也得李國英配合。 這種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吳三桂也不會強求,只會派出探子四散到四川,隨時將情報傳送到他面前。 吳三桂覺得現在的形勢似乎比順治初年清軍剛剛入關的時候更有意思了。 那時候雖然清軍只控制了北方,但明軍完全是一盤散沙,哪怕控制著富庶的江南地區也沒有任何的氣象表明他們能夠守住江南。 守江必守淮,而明軍則是一退再退,事實也證明清軍南下后一路勢如破竹,基本沒有遭到太大的抵抗。 現在的情況則是完全不同。 雖然仍然是明軍掌控江南,清軍控制北方。但雙方的實力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 就目前的實力而言,明軍甚至要比清軍的還要再強一些。 勢均力敵總比一邊倒要好。 當初清軍強勢的時候吳三桂想要撈到一塊封地都難。而且即便拿到了封地也很可能得夾緊尾巴做人。 歷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屢見不鮮,吳三桂當然不希望自己也是這個下場。 但就清廷刻薄寡恩的做派來看是真的很有可能。 現在則是完全不一樣了,清廷自顧不暇,自然沒有精力搭理云南的吳三桂。 而且吳三桂能夠在云南駐扎,相當于在明軍身邊埋了一顆釘子。 至于明軍進攻的優先級也肯定是清軍。 如果有機會北伐,他們一定是不會錯過了。 清軍和明軍都不會把吳三桂作為第一目標,故而吳三桂可以利用此點興風作浪。 當然進攻四川肯定會徹底激怒永歷。 一旦永歷暴怒調轉明軍方向主攻西南,吳三桂能夠守得住嗎? 他心里確實不怎么有底。 這其實就是一種博弈,賭永歷還會把北伐的優先級排在最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