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軍強大的攻勢讓吳三桂覺得脊背發涼,真的能夠頂得住嗎? 如果頂不住難道退守內城? 這個念頭剛剛生出沒多久就被吳三桂否決了。 連外城都守不住,內城怎么可能守得住? 這種就是一退再退,最終退無可退。 不行,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城門,這個口子不能開! 無奈之下吳三桂調集了預備軍增援四處城門。 這一部分軍隊本就是以備不時之需的,此刻調用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吳三桂現在心里實在是沒底。 真的能夠守得住嗎? 他感覺這場戰爭就是一個泥潭,不管投入多少兵力進去都會逐漸陷進去。 給力文學網址 但是沒辦法,便是用人命去填也得發力。 此刻不發力,等到想發力的時候就來不及了。 四處城門,數萬人馬。 雙方在狹窄的洞口處你爭我奪,此刻明軍占據了優勢,下一刻藩兵們又殺了回來。 雙方誰都不肯退讓一步,爭奪一時間趨于白熱化。 這種僵持局面要想打破必須得有人做出犧牲,劉良祖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 “弟兄們,把陛下賞賜的手榴彈扔過去。” 朱由榔命人制作的土手榴彈被證明威力巨大。 在人群之中手榴彈的威力絲毫不比火炮差,往往能夠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是由于投擲手榴彈的距離較近,投擲者處于一個相對危險的區域。 故而在這種緊張關頭沒有人會愿意把自己置身于危險的境地。 劉良祖能夠在此刻做出這種大無畏的決定確實很不容易。 照理說他在此戰中已經立下了汗馬功勞。 完全不需要再出挑來爭功勞。 可他覺得這種事總得有人來做,便索性咬緊牙關做了回急先鋒。 劉良祖的部下執行力還是很強的,劉良祖一聲令下他們立即把手邊的土手榴彈拿起狠狠朝幾十步外的藩兵擲去。 嘶! 那些藩兵見狀皆是嚇得面色如土。 他們中的不少人是見識過明軍的這種新式火器的。 不少同伴袍澤就是死在了這種火器之下。 死的死無全尸,死的面目全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