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什么?吳三桂要求在城外赴宴?” 緬王得知了吳三桂的要求后直是氣的渾身發抖。 “豈有此理,真的是豈有此理!” 緬王憤怒的咆哮道:“這緬甸是本王的緬甸,不是他吳三桂的緬甸。他以為這里是他的老巢嗎!” “大王息怒!” “吳三桂漫天要價,我們坐地還錢便是。吳三桂無非是擔心進入王城后難以全身而退,所以他才要求在城外府衙。但他在城外也無法確保自己的安全啊。畢竟大王可以更快的調兵。吳三桂總不能把十萬大軍都帶到身邊吧?他帶上個五千來人萬把人,有什么意義?還不是等死的下場。” 經由臣子們這樣一分析,緬王覺得確實是這個道理。 對啊,就算雙方各帶一萬人,他可以在短時間內調集十萬大軍增援,而吳三桂卻不行。 如此一來十個打一個,緬王就不信他打不贏。 只要把吳三桂圍住,甕中捉鱉穩如老狗。 為了捉住吳三桂獻給李定國,這口惡氣他終歸是要忍下的。 哼,看你吳三桂還能跳到幾時,你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 ... ... “什么?緬王同意了?” 吳三桂接到消息后也是一愣。 這答應的也太痛快了吧? 原本他還以為緬王至少要討價還價一番,誰料緬王毫不猶豫。 如此一來吳三桂準備了許久的說辭也派不上用場了。 事到如今他再不去赴宴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雖是雙方約定只能攜帶五千士兵,但吳三桂還是準備留個心眼,那就是把大部分軍隊調到距離約定地方附近的位置。 這樣萬一有什么異動還可以及時進行支援。 “傳令下去,翌日啟程。” 思定之后,吳三桂下令道。 ... ... 雙方約定赴宴的地點是在一條河畔。 青草蔥蔥,河水潺潺風景可謂極美。 只是雙方整裝列陣,甲胄森森,隨時一副開戰的架勢。 雙方各帶了五千甲兵,緬王和吳三桂在各自親兵的護衛下來到了中間地帶。 早有廚子架好鍋燒好水,準備好了食材。 第(2/3)頁